日本的名字是武则天赐封的,已经1400多年!

诗人王海云 2024-04-24 03:28:54

“日本”二字,原本是日出之国的意思。

唐朝武则天称帝时,还没有“日本”这个名字。唐朝之前,中国古代诸王朝对日本列岛上的政治势力,一贯称呼为“倭国”“倭奴”或“倭人”等。

东汉《说文解字》里对“倭”的释意为:“顺貌。从人委声,也解作遥远的意思。”《诗》曰:“周道倭遟。”“倭”在日文中同“大和”一样都发音为“yamato”,和“大和”一样都代表日本民族的意思。不过,后来许多古代中国百姓把一些流浪海盗称为“倭寇”。此时,倭“字因与寇字连用而带有一定的贬义。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

公元701年,女皇武则天改“倭国”为“日本”。之后,“日本”这个名称就一直延续下来,至今已1400多年。

公元前108年,西汉汉武帝刘彻灭掉了卫满朝鲜,欲灭“倭国”日本。当时,“倭国”的岛上有一百多个小邦(国)。于是,岛上的三十多个邦国向西汉臣服,并通过朝鲜半岛与汉朝通使,其中有一个最大的邦国叫邪马台国,被汉武帝赐封为“大倭王”。据范晔《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后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此倭奴国即是日本九州北部(博多湾沿岸)的倭国,倭国国王视这金印为权力象征。此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对日本称呼为“倭人”!后来,倭国列岛上发生内乱,国王害怕金印丢失,将其埋入地下。后来,这位国王死了,国也不复存在,金印在地下埋了1700多年。

这枚金印可以作为中日两国最早交往的证明。

唐朝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倭国派遣使者向我大唐敬献方物。唐太宗怜惜倭国渡海而来,路途遥远,遂下令鸿胪寺让倭国不要每年来朝贡,并派出新州刺史高表仁出使该倭国。到了倭国后,因礼仪问题,高表仁与倭国王子发生争执,没有宣读圣旨就回国了。一直到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时,倭国又委托新罗上表,请求通使。

后来,唐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和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年间,倭国不满其“倭奴国”的称呼,连续向唐朝提出改名的要求,但当时唐朝认为其称呼并无不妥,一直没有批准其改名的请求。

古代日本武士的铠甲,身高只有1米63,却被称为“参天巨汉”

武则天称帝后,倭国同大唐关系日渐交好,外交往来频繁。于是,公元701年,倭国再次向大唐提出了改国号的请求。于是,武则天赐名其为“日本”,对外的国号也正式改称为“日本”。

唐朝大型地理著作《括地志》记述:“倭国,武皇后改曰日本,国在百济南,隔海依岛而居”。

朋友,你喜欢叫“倭国”还是叫“日本”?

0 阅读:22

诗人王海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