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诡30秒婚礼细节,藏着大学问!

柠檬讲影 2024-08-01 15:11:59
剧名:唐朝诡事录之西行 1. 唐朝婚礼用的是单“喜”字,并不是双“喜喜”。双喜起源于宋朝,据传王安石娶亲之日刚好是高中状元报喜之日,他便在“喜”字上多加了一个喜字,寓意双“喜喜”临门,自此之后流传至今。(乡传,无正史记载) 2. 却扇礼 唐朝婚礼中,新娘始终用团扇遮面,以表羞怯。新郎须向新娘行礼,做“却扇诗”,以表诚意,请其拿下扇子。实在不会作诗的新郎也可请人代写。 李商隐就写过《代董秀才却扇》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3. 唐婚遵循“六礼”: 纳采:男方提亲 问名:问女方八字 纳吉:男方回复即八字相符,此亲已定。 纳征:奠雁礼,即剧中摆放的大雁。唐朝结婚彩礼中必须有大雁,没有真雁就用木质替代。唐人认为雁是随阳之鸟。夫为阳,妇为阴,雁在迁徙过程中成列飞行,暗喻新妇在未来的家庭中遵礼守法。另,雁又称义雁,一雁死,另一随之,象征信守不渝,从一而终,相互偕老。(莫高窟第9窟东披有画) 请期:定婚期 迎亲:正式婚礼迎亲 4. 盘中放有稻米豆子,非我们现代的“枣生桂子”。用处相同,都是给新人撒床的。但唐朝时期更直接,有些富裕家庭,甚至直接撒金或撒特铸的“撒帐”。 此俗始于唐代唐睿宗李旦第三女,荆山公主,下嫁薛伯阳,史料记载,后民间沿袭。 5.合卺 一个葫芦分两半,用红线相连,用来盛酒,新人用来喝合卺酒。 6. 礼服 红男绿女,男子穿红色,女子穿绿色。 持笏拜堂 莫高窟第12窟南壁有画。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