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诡人物塑造—小人物的悲欢
辉腾追剧
2024-08-09 09:05:01
剧名《唐朝诡事录之西行》
唐诡最吸引我的在于剧情和人物塑造。两季十六个案件几乎没有逻辑硬伤,且塑造出了丰富的人物群像。后者也是我最爱唐诡原因。
我曾提到过我非常偏爱人物群像精彩的作品。他们聚焦“普通人”,有私心有私情的普通人。
·被动的主角团,小人物的悲与欢
唐诡人物塑造的成功之处在于“接地气”。
从主角团开始,大家都是小人物。即使初设定主角团有权贵背景,但却在削弱这一点对于他们的正面影响。甚至卢凌风的失意正是因为权贵的斗争。关于这一点,我分析身世的设定更多出于角色技能的合理性。毕竟古代平民阶级很难接触到顶尖的推理,武功和绘画技能。包括老费和樱桃,他们的出身也具有神奇色彩。但一个龙傲天团队是无法看破诡案,直击人心的,所以唐诡大部分剧情都发生在主角被贬的旅途中,在江湖之远,而不重庙堂之高。
我对于主角团最喜爱之处在于他们的“被动”和“无能”。《仵作之死》和《上仙坊》案件中表现最为明显。《仵作之死》虽在案件组织形式上有剧本杀的争论,但对于独孤一家的形象塑造着实精彩。主角团在这一案中更多的是对案情发展的推理和串联,不似《通天犀》和《云顶醉》有“拯救”的任务属性。此案中,涉案人有高度的自主性。独孤羊用生命对行规的践行是主动的,曹慧和春条对仵作技艺的传承是主动的。甚至钟伯的指认都出自他自己的思考。即使在强调主角光环的《降魔变》,当秦孝白自己踹落即将点睛的阿祖,借用网友一句话“此刻已成艺术”。小人物的人生中,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自发的,蓬勃的向上的渴望和挣扎。或许卑微,却从不卑贱。
在《上仙坊》一案中,主角团的“无能”更加突出。我很惊喜最后“此案无凶”的结论是因为没有证据,而非胜券在握的主角团“高抬圣手”。甚至最后“黑头认罪”的结局更出乎苏卢和观众的意料。或许是皇甫坛的官场智慧,或许是复仇联盟的细致谋算,甚至可能是黑头对牡丹的用情至深,但这都是小人物们自发的主动行为。是自救,而不是被动的等待。
配角闪光并不会削弱主角的魅力。卢凌风即使被索命十三星捆成粽子,也不会有人怀疑他的武艺。苏无名即使找不到上仙坊的证据也不会被嘲笑无能(忠狼犟除外)。当卢凌风尊重牡丹鲜亮的人生,苏无名毅然闯贼穴救老费,喜君怜惜长乐的仓皇无助,樱桃精心照顾同伴的生活,老费笑说出“同生共死”的誓言。即使没有被天下人仰望的才能,他们也闪耀熠熠的人性之光,也是你我身边普通人拥有的光彩。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