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给中国厂商!日本百年巨头退出电视液晶面板生产,两年亏了190亿元

新潮商评论 2024-05-27 17:02:51

面板技术发迹于美国,产业化却在日本,从计算器到个人电脑、电视机,一直在全球液晶行业发挥着引领作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独揽90%左右的全球面板市场份额,夏普、爱普生、日立、东芝、三菱、三洋、NEC等企业可谓意气风发。

然而从90年代中期起,三星、LG等韩国企业,友达光电、奇美电子、广辉电子等台湾地区企业快速崛起,日本企业节节败退。09年以后,以京东方、TCL华星为代表的中国大陆企业开始登顶领跑,日本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

2024年5月消息:由于无法与在成本竞争力上更胜一筹的中国企业竞争,不能承受连年巨额亏损,夏普宣布退出用于电视的大型液晶面板生产,位于大阪府堺市的子公司Sakai Display Products(SDP)将在9月底之前停产。此外,将对面向智能手机等的中小型液晶面板业务作出调整,通过减少产能、优化人员等方式降低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耗资4200亿日元建设的夏普堺(jiè)工厂,是目前日本国内唯一生产大型液晶面板的工厂。随着该产线转为研发线,意味着日本本土生产大尺寸液晶面板时代将结束。

根据2023财年(2023年4月-2024年3月)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2.321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72.4亿元),较上年减少8.9%。录得净亏损1499亿日元 (约合人民币69.3亿元) 。继上财年的亏损2608亿日元之后,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折合人民币约190亿元。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连续第二次、连着两年出现超1000亿日元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夏普(Sharp)成立于1912年,总部位于大阪,业务涵盖智能生活和能源、智能办公、通用网络三大板块。这家百年电子曾创造多项第一,包括日本第一台收音机、电视机、微波炉……

1988年,夏普成功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器TFT-LCD,由此获得了“液晶之父”称号。04年的时候,夏普龟山工厂一期(第六代面板生产线)建成投产,两年后二期(第八代面板生产线)开始投产。龟山工厂是世界上第一座实现从液晶面板到液晶电视一条龙生产的工厂,所在地三重县龟山市被誉为“晶谷”,四周聚集了以“液晶”为核心的配套强企业,“龟山制造”一度成为精致液晶电视的代名词。

07年的时候,片山干雄成为夏普新任社长,并在上任4个月之后宣布投资建设全球首条10代线液晶厂——堺工厂,年设计生产能力600万片60寸液晶面板。要知道当时全世界对于60寸面板的年需求量只有200万片,再加上经济下滑,液晶面板需求急剧萎缩。

受到拖累的夏普,2008财年净利润为-1258亿日元,自1956年上市以来首次录得亏损。在经过两年短暂盈利后,2011财年、2012财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3761亿日元、5453亿日元,不断刷新纪录。紧接着,2014财年、2015财年又亏了2223亿日元、2559亿日元。究其原因,还是显示面板需求疲软且受到重组成本拖累。

2016年,夏普被鸿海集团以3888亿日元收购66%股权,成为日本第一家被外资收购的大型电子企业。业绩不佳的SDP被剥离出上市公司,夏普开始连续盈利,但2022年又斥资近3亿美元回购SDP,以期提振在北美市场的销售,结果再次成为累赘。

受全球电子市场低迷的影响,液晶面板价格连续15个月持续下跌,再加上原材料和人工费不断上涨,2022财年SDP亏损360亿日元,这也成为夏普时隔五年陷入最终亏损的最大原因。2023财年净亏损额1156亿日元,约占公司总亏损额的77%。

由于担心亏损会不断增加,夏普果断做出停产决定,以求在2024财年实现业绩扭亏为盈的目标。用夏普社长兼CEO吴柏勋的话来说:“当务之急是尽快摆脱恶性循环,确立可持续的收益结构。”

写在最后

市场调查公司Omdia数据显示,去年LCD(液晶面板)电视面板出货量2.5827亿片,其中中国厂商占比超过六成。京东方、TCL华星、HKC(惠科)出货量分别为6018万片、4840万片、3900万片。韩国企业三星、LG已全面转向OLED,这一领域中国面板厂商也在加速赶超,业内预计今年国产OLED面板市场份额将首次超过韩国。

0 阅读:2

新潮商评论

简介:追踪科技、制造业、大消费领域最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