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许多人认识姜子牙也是从历史长篇小说《封神榜》中得知这个人物,小说里的姜子牙法力高强,智慧高深,不禁联想到,这个姜子牙是有历史人物作为原型来塑造抑或封神榜里的姜子牙所表现得就是他自己的真实人生?如果不是,那么现实中的姜子牙也是如此吗?
五千年芸芸众生望其项背 实则真实的姜子牙虽然没有小说里的仙术,但其智慧,在中华5000年历史里能望其项背者,也是寥寥无几。姜子牙在商朝时当过官,商末民不聊生,纣王暴政年年,姜子牙辞官离开商都朝歌,隐居于蟠溪峡。据说曾在磁泉边以长杆、短线、直勾、背身的奇妙方式钓鱼,因而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说法。
姜子牙静待多年,最后感动了求贤心切的周文王,姜子牙隐居10年,当他83岁时,周文王再度到访,在文王诚意请求下,姜子牙被拜为师,辅佐文王。姜子牙老年得志,为周文王、周武王修文练武、励精图治,并策划推翻商纣的暴政。文王病重,托孤姜子牙,武王姬发仍以姜尚为师。最后率军3万大败商军于牧野,为武王奠定周朝。姜子牙被分封于齐,是齐国的始祖。
姜尚之所以能成为灭商的功臣,与其在商朝做过官不无关系,正如反应篇里所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姜子牙有智谋,且纣王也给他封了官,但其为什么一定要离开纣王,转而投向弱小的姬昌呢?今天我们用鬼谷子内楗篇的思想,给你看背后的故事,绝非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实则姜子牙比起封神榜里更加传奇,比小说中的人物更有智慧。传世奇书《鬼谷子》根据姜子牙的生平,研究其智慧,总结出了姜子牙所不为人知的智慧。
鬼谷子认为姜子牙的智慧 鬼谷子认为,观察对方谋划的事情,而洞察对方的志向意图。谋划与事情不吻合,是因为有细节未能发现。虽然谋略与事情相合,但是却没有结成联盟是因为表面亲密而内心疏远。事情的谋划不能吻合,鬼谷子也不会为其所谋。
所以虽然离的远,但是却表现的很亲密,是因为暗地里做了有德与君主的事情。虽然离的近,但却疏远,是因为志向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虽然身在庙堂,但却不被重用,是因为计策不得纲领。离开了又被邀请回来,是因为谋划正中君王心意。每天都在跟前却不被任用,是因为做的事情不合君王心思。听见声音就被君王思念的人,因为谋略相合,君王在等待他决策事情。
所以鬼谷子总结说,没看见相似的地方就去做,结果必然是相反的,没有得到实情就去游说,必然是错误的。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制定谋略方法(与孙子兵法“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意思相通),只有这样才能随意出入,知其谋而得其心。所以,圣人遵循这个道理而预先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而与万事万物相连。
作者不懂西周史却热衷于西周史。是周文王83岁去请几十岁的姜子牙。姜子牙封神是指整理祭祀资格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