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师不许孙悟空日后说出是自己徒弟,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悟空与众人拜辞,祖师道

近视眼阅人无数 2024-08-12 12:42:04

菩提祖师不许孙悟空日后说出是自己徒弟,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悟空与众人拜辞,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敢做敢为,乃大丈夫立世之本。菩提作为一代宗师,既然敢收悟空为徒,为何不叫徒弟说出学艺之师?只是不愿引火烧身?但是以菩提的修为,三界之内又能奈他何?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从菩提的“身份”入手,谜团自然就解开了,西游此处的禅机也就清晰了。之前我们已经分析过,菩提祖师其实是“道”的化身。道可道,非常道,佛祖曰“不可说”,这才是菩提祖师不让悟空说的原因。如果能说出来,那就不是“道”了!比如我们要去一栋楼的15层,到过的人自然就知道15层是什么样子,没有到过的人听别人介绍只能是“观其大意”。所以,“道”只能用心去感悟,故名“悟空”,悟到了自然就知晓“道”长什么样子了。如果相信能把“道”说明白,那真是误人误己! 不可说不可道,并非不能说不能道,道本无言,言以显道。怕世人沉迷文字,老子不忘告诫世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佛祖在《金刚经》上指出,“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孟子老先生也是大声疾呼“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圣贤的文字都是帮助我们渡河的木筏,仅仅是工具而已,“渡河”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由此看来,要成为一位好老师多么“煎熬”啊,既担心学生学不会,又害怕学生变成“呆子”。说到呆子,看来八戒兄快要登场了,大圣经常叫他“呆子”也是有缘由的,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关于“道”,子思在《中庸》有过专门论述,“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一听老祖宗说话,脑袋就大了,什么夫妇可知,圣人不知,完全不明白什么意思。明朝有位禅师对此做了很好的解读,“圣人若知,即是凡夫;凡夫若知,即是圣人”。意思就是,如果普通人悟到了“道”,那就变成了圣人,也就是常说的“开悟”。如果心中还有“悟道”的念头,那就依然没有悟道,还是一介凡夫。 时常能听到有些人说自己是活佛转世,已经得道之类的话,也有人写文章描述开悟之后是什么样子。在此,借用祖师的话奉劝下这些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赶紧打住诳语吧,否则祖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