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志愿军为毛岸英迁葬时,一个朝鲜妇女突然冲出来阻止,声称这是自己儿子的

云孜聊过去 2024-08-20 16:53:15

1955年,志愿军为毛岸英迁葬时,一个朝鲜妇女突然冲出来阻止,声称这是自己儿子的坟:“他是我的儿子,我要看着他一辈子!谁都不能迁走!” 负责迁坟的战士很清楚这是毛岸英的墓,不可能是朝鲜妇女的儿子,于是耐心解释说:“阿妈妮,这是志愿军烈士的墓,我们是奉命把烈士迁葬到烈士陵园的……” (参考信源:人民网——《毛岸英遗体迁葬内情:守墓人为何不愿志愿军迁坟?》)  可还没等战士说完,朝鲜阿妈妮就直接打断战士的话,痛哭哀嚎道: “他是为朝鲜人民牺牲的,他就是我的儿子!我要守着他一辈子,我老了就由我孙女看护,孙女老了就由她的后代看护,我们会一代一代好好看护这座烈士坟的!” 战士见状无奈只能说出实情:“阿妈妮,你知道这个志愿军烈士是谁吗?他是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 朝鲜阿妈妮顿时愣在当场,她怎么都没想到那个平易近人,最后捐躯在朝鲜的“刘秘书”,竟然是毛主席的儿子! 不仅仅是这位阿妈妮,在场的记者和其他朝鲜人民也都震惊了,毛主席的儿子牺牲在朝鲜,这是多大的恩情啊! 朝鲜阿妈妮不由得泪流满面,朝着北京和毛岸英墓的方向各鞠了一躬,随即站立一旁默默流泪,不再阻拦。 等到大家一起把毛岸英的灵柩抬上车后,看着越来越远的灵车,朝鲜阿妈妮们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难过,再次失声痛哭。 这个阻拦为毛岸英迁坟的朝鲜阿妈妮名叫朴真真,她家里就住在大榆洞司令部附近,因此认识了常来帮忙的“刘秘书”,也就是毛岸英同志。 当时毛岸英为了保家卫国,主动请缨来朝鲜出一份力,考虑到自己身份特殊,一旦泄露难免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他选择了用妻子的姓氏取假名,再结合他在司令部担任的职位,因此一直被人称为“刘秘书”。 由于志愿军初来乍到,需要和朝鲜人民处好关系,消除不良影响,所以毛岸英等年轻干部,经常会在闲暇时候去到附近的朝鲜人民家里,帮助做一些打扫院子和打水之类的活计,尽可能给这些遭遇炮火洗劫的朝鲜人民带去一些安慰。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朴真真对毛岸英越来越熟悉,甚至主动提出要收他为干儿子,毕竟像这样靠谱踏实的年轻人实在太难得了。 而朴真真之所以会对毛岸英如此心存感激,还要从一场意外说起。 1950年的一天,美军飞机朝大榆洞附近的民房投下数颗炮弹,导致这些百姓人家大片大片起火。司令部的同志们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去救援,毛岸英也在其中。 听到朴真真的家里传出呼救声音,毛岸英没有迟疑,当即冲进正在燃烧的房子,将朴真真救了出来。 这还没完,朴真真醒转后,又哭着向毛岸英求救,她的小孙女还在卧室里,拜托毛岸英一定要救她出来。 毛岸英很清楚,朴真真的丈夫和儿子都在抗日和朝鲜战争中牺牲了,家里只有她和小孙女相依为命,这个小孙女对于朴真真来说,就如同命根子一般重要。 毛岸英听到房子里还有人后,依旧没有犹豫,直接拿起一盆水浇到自己头上和身上,再次冲进了火势愈演愈烈的房子,并成功将小女孩救了出来。 经此一事,朴真真对毛岸英更加感激,一直拿他当自己亲生儿子对待。 只可惜好景不长,美军的空袭带走了毛岸英的生命。朴真真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怎么都不能接受这么好的“刘秘书”竟然不在了! 由于彭老总的指示,毛岸英葬在大榆洞旁边的一处山坡上,刚好就在朴真真家附近。 于是朴真真开始每天都去毛岸英的墓前为他扫墓祭拜,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直到1955年毛岸英的墓被迁走。 从朴真真阻拦为毛岸英迁葬一事可以看出,毛岸英是一个不可多得前途无量的年轻俊才,他的牺牲无论是对党还是国家都是很大的损失。 而毛主席能够同意长子入朝作战,最终还埋在朝鲜,也能看出毛主席一心为公的博大胸怀,向毛岸英同志和毛主席致敬!

0 阅读:378
云孜聊过去

云孜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