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做自己就好

港圈往事 2024-08-31 08:50:56
【她】 1882年1月25日出生于英国伦敦, 伍尔夫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学者和传记家。 出生在这样的文艺家庭, 伍尔夫自然遗传了父母的文艺天赋。 【童年·写作】 伍尔夫从小是在家中接受的教育, 在父亲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尝试写作。 1904年,22岁的伍尔夫首次在报纸上发表作品。 1905年,伍尔夫开始了职业写作。 【“布卢姆斯伯里派”文人团体】 自1906年起,伍尔夫家中不断有朋友们聚会, 而这些朋友多数都是剑桥大学的优秀学子, 一群知识精英相聚在一起探讨文学, 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文艺和学术的中心—— “布卢姆斯伯里派”文人团体。 【创作之路】 1907年,伍尔夫开始创作第一部小说《远航》, 这部小说于1913年创作完成,1915年才首次出版。 1917年,伍尔夫买下了一架二手的印刷机, 并在家中的地下室建立了霍加斯出版社。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也是她的思想核心, 伍尔夫一直宣扬女性独特的价值, 强调,女性要“成为自己”。 1928年,伍尔夫受邀在剑桥大学做了两场关于女性与小说的演讲, 1929年,伍尔夫在这两次演讲的基础上进行了创作: 出版书籍《一间自己的房间》。 她鼓励女性争取经济独立,思想独立。 【最后的崩溃】 伍尔夫将艺术看得高于一切, 而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每完成一部作品, 常会出现病兆。 所以伍尔夫的一生,被精神疾病困扰多次。 1941年2月,伍尔夫完成作品《幕间》的写作后, 预感自己的精神即将迎来新一次崩溃, 因担心自己可能不会再好转, 她最后留下两封分别写给丈夫和姐姐的信件, 同年3月28日,她将口袋填满石头, 将自己投进了家附近的欧塞河,终年59岁。 【她·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 伍尔夫是英国文坛的前卫开拓者, 现代主义文学与女性主义潮流的先锋。 伍尔夫在文学上的创新性和成就, 至今仍然产生着影响,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更是评价她: 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 【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夫说】 不必急于求成,不必锋芒毕露, 不必效仿他人,做自己就好。

0 阅读:6
港圈往事

港圈往事

更新港圈男明星的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