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最大的一次叛乱行动,226兵变(三)

范弗里特的饭量 2024-09-01 17:52:51
二二六事件也可说是由少壮派军官与其民族主义支持者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暴力运动的总爆发,尤其是1932年的“五一五事件”,海军少壮派军官刺杀了内阁总理大臣犬养毅。“五一五事件”为当时极具代表性的一个事件,很大程度上它促使更多少壮派军官利用部队来作为政变的工具,且此一事件同先前的三月和十月事件一样,法庭对主谋者一律从宽量刑。 二二六事件最直接的征兆为1934年时发生的“士官学校事件”,国体原理派重要成员矶部浅一大尉和村中孝次大尉遭控企图利用军校谋反而被捕。村中与矶部承认有对此类政变进行过讨论,但并未有任何将其付诸实施的计划。军事法庭对该事件展开调查,并未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该政变确实存在,但村中与矶部两人仍获停职处分。两人都相信此事件是由统制派主导对皇道派年轻军官的一次攻击,因而在停职期间制作了名为《关于肃军之意见》的小册子,并在军中流传着,还将统制派领袖的陆军少将永田铁山称作“首席反派”,后来军队将村中与矶部两人逐出。 就在这个时间点上,仅存最后一位身居要职的皇道派军官——真崎甚三郎大将也被迫离开其职务,少壮派军官对此事十分愤慨,在历经荒木大将担任陆军大臣的失败后,真崎成了皇道派的少壮军官们仅存的希望,但该人又被迫去职,村中与矶部也发表了新的小册子,刊载攻击永田解职决定的文章。 1935年8月12日,爆发了“相泽事件”,国体原理派成员、真崎的好友陆军中佐相泽三郎进入永田的办公室持刀杀害了永田,以报复后者对皇道派和国体原理派成员的压迫。相泽自1936年1月下旬开始的公开审判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相泽本人以及国体原理派领导层也视其为发表政治诉求的机会,他们与法官相勾结,将审判转化为一场对外输送其意识形态的场合。相泽的支持者在媒体前赞扬相泽的“道德与爱国主义”,后者也因而塑造成一位只想透过民族原则来革新军队的普通军人。(待续)

0 阅读:32

评论列表

sawg

sawg

2
2024-09-02 08:13

士官学校事件,表面平息,实则军心动荡的序章!少壮派的野心,政变的暗流,岂是轻易能掩盖的?#二二六事件#,历史的警钟长鸣

Wenzhu

Wenzhu

1
2024-09-02 09:22

哎呦,1934年那点事儿,少壮派军官只是嘴上过过瘾?军事法庭都查无实据,真是政变界的"狼来了"啊

范弗里特的饭量

范弗里特的饭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