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与共,攻打江山不容易,守住这片土地也不容易。仅仅是这一次的王储之争,就让人捉摸不透。刘邦的四子,汉文皇帝刘恒,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文景之治”中的两位皇帝。不过,这个明君和帝座,原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直到吕后大权在握,群雄争霸,他才登上了王座。
刘邦的王后就是吕后,她在楚汉之战中为项羽所擒,囚禁了两年之久,等她归来,刘邦已登基为帝。那一对可怜的小情侣,再也回不来了,当上了皇帝的刘邦,依旧是一个男人最大的弱点,那就是对美女的痴迷。在娶了戚夫人为妻后,他就把吕后忘得一干二净,更是不顾礼教,准备把自己跟吕后的大儿子刘盈都给废了,换成刘如意来当太子。
吕后只听得新君欢呼,却听不到老君的哭声。数十年的风雨磨难,在美人的诱惑下,烟消云散。吕后是真的对他彻底死心了。这个时候,汉文皇帝的生母簿姬却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没有掺和到吕后同戚夫人之间的争斗中去。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刘邦突然暴毙身亡。吕后以其过人的治国才能,扶持其子登基为帝,同时也对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进行了一系列的复仇行动。春天一过,她就会变得苍白,她会死,她会死。一位绝色佳人,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可惜,事与愿违,刘盈胆小怕事,对国事漠不关心,导致她的身子越来越差。吕后不愿把好不容易得来的权力拱手让人,便把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对吕氏各部进行了无限制地册封。这是一场灾难。
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出现动荡不安的局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亲族”的统治,二是宦官的统治。吕后一死,吕家与刘氏之间的恩怨就一触即发,最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将吕氏一脉逐出了朝堂。如此一来,如今仍为代君的汉文皇帝,便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当时,所有大臣都想要代王继承王座,可是代王却是千方百计地拒绝,在大臣们的恳求之下,最终,代王还是借着这个机会,坐上了皇帝宝座。沉寂了数十年的他们,终于等到了崛起的那一天。
在皇储奕允刚登基时,为了稳定国家,稳定人心,曾有大臣上书,要求册封储君。但汉文帝并不认同。《史记外戚世家》说:孝文帝登基几个月后,群臣上奏,要为皇储。窦氏,长子为大,册立为皇储。新皇即位三个月后,正式封刘启为皇储。但令人费解的是,汉文帝在做王时,就已经立了一妻四妾,生了四个儿子。关于这位皇后,史书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汉文帝即位后,不到两个月,他的四个儿子就病逝了。窦漪房之子成为皇储之首。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汉文帝非常喜欢刘启的生母窦氏。汉文皇帝和他的两个妃子都没有子嗣,这让他的子嗣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部名为《美人心计》的电视连续剧,就是以此为原型。而汉文帝在登基的时候,为何没有直接将皇储给他,原因有很多种。
这代皇后本就是吕后安排的,后来刘氏一脉对吕家进行清洗,也就顺势把她给收拾了。汉文帝立国,全赖刘姓诸王的鼎力扶持,而那几个诸王对吕后的狠辣手段仍是忌惮不已,所以,为了保持自己的血脉,他们当然不会让皇后活着,更不会让他们所生的子嗣继任皇帝。这也是为什么两个月后,他的四个儿子都死了的原因。
苏联著名作者米左琴科曾经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以相互怀疑、钩心斗角、玩弄权术为开端的。”另一种则是因为刘启的生母窦漪房才情过人,颇受汉文帝宠爱,而汉文帝又有意将二人所生之子立为世子,所以窦氏以非常特殊的方式,为自己的子嗣铺平储君之路。
也可能仅仅是为了迎合历史的潮流。汉文帝不肯册封储君只是走个过场,免得操之过急,惹人怀疑,就像自己在登基之前,必须先退让三步,然后才能登基。这还只是登基仪式中的一环。
正如当年朱元璋打下南京时,李善长带领文武百官,上书请皇帝:“江山要有明君,有贤臣”一样。朱元璋想要推辞,说自己的功劳太小,不能担负起君王的责任,为天下苍生谋福利。当然,这种谦虚只是说说而已,在政坛也是必需的。百官无奈,只能硬着头皮上,以“为民”的名义,跪在地上磕头,最终朱元璋还是答应了下来。大家都很开心。
于是,汉文帝先是拒绝,然后在群臣的恳求下,终于决定,为江山着想,为万民着想,必须要册封一位太子。在那个时代,医学并不发达,可能是因为感染了某种疾病,又或者是基因突变,所以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刘启才华横溢,为人和蔼可亲,为人和蔼可亲,颇受欢迎。她的娘亲,也是汉文皇帝最疼爱的妃子。如此多的好处,让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太子。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没有什么比权力和名声更重要的了。皇帝的宝座,就是最大的权力,除了贤者,谁都不会去追逐。中国的传统就是“树大招风,树大招风”。堆积在岸边,水流必然激荡。我们一向都是以圆滑为先。但无论如何,这都是皇权时代的第一次繁荣,福泽荫庇万民,为统一汉国打下了基础,为四百年来的汉国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他们的成就,不会被人遗忘。
在这个世界上,他就像是一个旅行者。当我们置身于历史的彼岸,回首往事时,仍会有无尽的感触。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很久,但人类的本性还是一样的。这里面的政策思想,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以史为镜,能使人理直气壮,我们用崇敬的态度来审视那些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也是对我们数千年的文明的肯定。通过研究,我们才能真正地去书写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