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名《人海同游》
1 电影可以借马伯庸的小说名又叫《广州的荔枝》,荔枝即离枝。女主角是一个有严重分离焦虑的女孩,电影开始她跟未婚夫以及他的大家庭在荔枝林里采摘,因为被忽略就很不高兴,觉得被丢下了。而她本身就是一个弃女,亲生父亲是香港人,80年代末在广州开水果园,有妇之夫让自己的会计怀了女主角,97年回归第二年就回港,跟发妻和儿子在一起,再也没有来羊城。寻父前夕,暴风雨下的荔枝疯狂摇晃,很担心被扯掉。这就是女主内心的写照。
2 但更隐晦的是,女主真的是她爹妈的孩子。首先作为女人,她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已经被“抛弃”过一次,在读书时喜欢一个非法卖打口碟的男孩,警察来了,男孩逃到香港,丢下一句再见面时你把这张碟还我。所以女主起念去香港,体面的理由是找父亲,但她是翻出打口碟时想起初恋。到了香港,她循例去找了,但行动力并不强烈,在第一次未果时她约了初恋,并且有一夜缠绵,她与父亲一样“出轨了”。结尾,她循例见了父亲,沉默无语,电影就此打住,女主的主线任务其实完成,父亲是否参加婚礼并不重要,她已习惯他的缺席。所以电影其实是两头的亲情片,夹着一个女性成长和救赎的爱情片。
3 在哪里迷失就在哪里得到救赎。父亲开果园,生意失败,狼狈回港;电影开头她也失意于一片果林,暗示她与未婚夫的距离感。初恋是人类学家,留给她的碟片是热带雨林的照片,并且真的去雨林生活。最后,电影让两人在雨林寻找神物的梦境来暗示他们do了,泥泞、潮热、喘息、光线迷幻……还有一点更有意思的,父亲曾经留给母亲一封信,写到自己的想法,而初恋也爱写日记,电影都用男性旁白的形式来展示这两个男人的心路。所以,女主对初恋不排除有些许恋父情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4电影的台词把顾左右而言他,旁敲侧击的妙处发挥出来。女主是农商银行的催债员,这个职业简直是对父亲的讽刺啊,她跟同事抱怨一个客户的人间蒸发,对方说哪有什么真正的人间蒸发,其实这段就是在说父女关系,不是找不到人而是不想找,在逃避。还有母亲打游戏,游戏设置了一对小两口,游戏里小两口状况百出,就是母亲早看出来未婚夫并不理想,对女儿有些懈怠,不直接说。
5视听语言很高级。台风将至,港岛海面浪潮汹涌,有一个镜头是将海浪与轮渡的乘客叠在一起,扣了人海同游的片名,轮渡就是在地点之间横摆,就像女主、父亲还有初恋在广州、香港双城之间的生活轨迹,为生存,也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