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论发展史与首尾万能句

辰兮考研 2024-09-25 16:42:14
一、关于艺术的标准———六法 谢赫,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南齐时代的著名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擅长肖像画和仕女画,据载他训练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默写功夫,但是,他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主要还是取决于他在理论方面的贡献,他的著作《古画品录》,初步奠定了中国画理论的完整体系,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二、顾恺之的绘画理论 1.提出了传神论 2.以形守神 3.迁想妙得 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 三、宗炳:山水画的功能论《画山水序》 四、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第一部通史 五、张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六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神、妙、能、逸。(断代史) 七、荆浩:“六要”(《笔法记》) 八、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图画见闻志》续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绘画史,记载了唐会昌元年(841)至北宋熙宁七年(1074)之间的绘画发展史。该书继承和发展了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纪传体和史论相结合的传统,反映了唐末至北宋中期绘画的发展面貌,在中国绘画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九、郭熙《林泉高致》 《林泉高致》是郭" 山水画创作的一篇经验总结,是由其子郭思整理而成的。全书分六节,即序言、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序言”和“画格拾遗”两节为郭思所写,其余四节乃郭熙生前所述,由郭思记录整理而成。 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0 阅读:1
辰兮考研

辰兮考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