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爱给自己员工发钱!”崔培军豪气宣言:5000员工享"自由王国",迟到?一个

易信娱乐 2024-09-27 15:39:09

“我就爱给自己员工发钱!”崔培军豪气宣言:5000员工享"自由王国",迟到?一个电话搞定!考勤制度?不存在的!这位"发钱狂魔"曾上演"限时抢钱"大戏:1亿现金摆桌上,员工数多少拿多少!崔老板的管理哲学:信任员工,重视效率,不拘小节,他的豪言壮语点燃全网,这样的工作环境,你想加入吗?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澎湃新闻 2022年9月3日关于“河南一企业家19年资助四千多名贫困生……”的报道)   长垣这儿有个崔培军,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从小家里穷,十四岁就得出去打工,那时候可真是苦啊!   卖眼镜、下煤矿,啥活儿都干过,不过这小子有股子劲儿,二十二岁就在山西大同开了自己的公司。   要说他在外头混得挺好,咋突然想起回“穷乡僻壤”来了呢?原来是听说家乡在搞"回归工程",他心里头一热,就琢磨着回来干一番事业。   有人劝他别回来,可崔培军心里头装的是乡亲父老,他二话不说,直接选了黄河滩区建厂,他就是想带动这儿的经济,让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刚开始那会儿,崔培军可没少吃苦头,连个像样的厂房都没有,就搭了个塑料棚子凑合着。   看着简陋的"厂房",崔培军心里头不是滋味,可又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片土地上干出个样子来!   就这样,崔培军白天忙着打拼事业,晚上还琢磨着怎么帮助更多的人,慢慢地,他的慈善之路也就这么开始了。   2003年秋天,崔培军的人生来了个大转弯,一个叫刘青的姑娘,考上了郑大却没钱上学,来厂里找工作。   崔培军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这孩子,咋能因为没钱就放弃大学梦呢?"   他二话不说,把刘青打发回家,还让人送去了助学钱,想起自己没上大学吃的亏,崔培军暗自下定决心:"不能让孩子们重蹈覆辙啊!"   从那以后,崔培军就坚持坚持亲自去往学校、家里,给他们发钱,"就想和孩子们见上一面,哪怕只有这一次!"   他心里总这么想着,这么多年下来,崔培军的善举感动了不少人,有些受助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公司工作,用自己的方式报恩。   黄子芳就是其中一个,现在已经当上了公司的标书核价负责人,每次想起当年的事,她都忍不住感慨:要不是崔总,我可能连大学都上不了,能回公司工作,真是我的福气啊。   除了资助学生,崔培军还关心员工的福利,每年春节前,公司都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数钱游戏"。   桌上堆满现金的场景让员工们眼花缭乱,心跳加速,大家使出浑身解数,手指飞快地翻动钞票,生怕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有人兴奋得手心直冒汗,有人则感动得眼眶湿润,这份特别的福利不仅让员工们腰包鼓了起来,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公司的温暖。   崔培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咱们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凝聚力啊!"   他深信,只有员工们团结一心,互帮互助,企业才能长久发展,在他的公司里,你找不到打卡机,要是哪天有事耽搁了,跟领导说一声就行,没人会多问。   这种信任让员工们倍感珍惜,工作起来更加卖力,崔培军的善心不止于此,村里谁家有困难,他二话不说就去帮忙。   哪个乡亲生病了,他立马送去医药费,他还资助了成千上万的贫困学生,奖励了众多优秀教师。   面对这些成就,崔培军却显得很平静,他总是对受助的学生说:"上了大学可别忘了咱们这个小县城啊!"   在他看来,这些付出并不图什么回报,只希望将来老了,能听到一声亲切的"老崔同志"!   从贫困少年到慈善楷模,崔培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他不仅创造了商业奇迹,更用爱心和善举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崔培军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人实现梦想、回报社会的励志传奇,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感恩、永不忘本,每个人都能成为照亮他人的一盏明灯。

0 阅读:1
易信娱乐

易信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