蔫儿坏蔫儿坏的刘焉 东汉在220年亡于曹丕之手,从政治上讲,皇帝的话越来越没人听了,那这个朝代肯定快完蛋了。 那东汉末年的中央集权为啥越来越拉胯了? 在朝堂上是两个原因,一是外戚与宦官轮番掌权并争斗不休,二是党锢之祸伤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在民间是一个原因,就是黄巾大起义(根本上还是经济原因)。 在地方上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废史立牧”。 东汉有13个州,每个州设一个刺史为老大,但是刺史不直接抓军事、政治和财政,而是州下辖的各个郡的太守搭成的领导班子管着具体事,刺史负责监督这些郡守班子成员,直属中央。 这样的设置,刺史如果想搞事,就得联合一帮郡守、郡丞、长史啥的,难度不小。但到了东汉末年时,有的刺史开始不干替中央监督地方的活了,而是利用权力来中饱私囊。 于是,公元188年,刘焉和汉灵帝建议,把现在的刺史都换喽,用皇帝信任的宗室和重臣到地方上担任州牧,地方的军、政、财权通通归于州牧。这就是“废史立牧”的大体内容。 汉灵帝采纳了这个重置地方管理的法子,而刘焉也成为第一批试点干部,东汉第一批州牧总共就三个人,被派到益州的刘焉就是其中之一。 过去的刺史,要和地方上分管政治、军事、财政的官员互相有个监督汇报啥的,现在好啦,州牧一个人说了算。 刘焉表面上说,是派皇帝信任的人带管理地方,其实自己就是想摆脱中央控制,进可剑指天下,退可逍遥快活。 史实也证明了,刘焉就是蔫儿坏蔫儿坏的,看着是个饱读诗书、举止方正的贤者,其实打从他到任以来,就不再听朝廷使唤啦。 不过,到他儿子刘璋手里时,益州被刘皇叔给抢走了。 而刘焉带的这个坏头,直接让东汉的各州有样学样,纷纷割据,东汉死得更快啦。#三国#
蔫儿坏蔫儿坏的刘焉 东汉在220年亡于曹丕之手,从政治上讲,皇帝的话越来越没人
南松聊过去历史
2024-10-05 19:07:19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