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本质是什么?# 很多人让我评价一下儒家思想的本质是什么。 儒家分很多时期,每个时期的思想是不同的,儒家内部也有很多派别,所以说没有一个统一的儒家思想,也就谈不上本质了。 儒家一直在变化,而且儒家也不是独立的,因为没有什么思想能做到纯粹。 所以儒家思想的基础必须追踪不同时代的条件变化。 这只能给对思想的变化历史感兴趣的人去研究了,一般人是没那个精力搞清楚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体系的。 它的复杂在于,还原历史阶段是困难的。 孔子宣称自己喜欢周朝,因为周朝文化好。 所以仅凭借这句话,就十分复杂了,因为周朝的历史就十分复杂,现在对于商周之变的情况还没有搞清楚。 周朝的突出特征是血缘分封,一开始大规模分封,然后随着各国实力消长,开始互相吞并。从小块变成了大块儿。这个过程里,周天子逐渐被架空。 血缘文化最害怕的就是遗传基因的退化和变异了,也就是智力,能力无法很好遗传,所以周朝的封国有的随着时间推移,后代衰弱,就会失去控制。 所以血缘文化很重视教育和生育,生育出后代才能维持控制,通过教育来维持后代有能力保持对领地的控制,而孔子提倡教育,很符合当时很多人的需要。 因为周朝的社会就是一种部落家族组成的社会,部落之间的竞争,需要对抗遗传基因的退化,主要的策略就是多生,教育。 这两点都是为了部落家族的胜利延续而做的事,所以说,儒家有一种思想,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生育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族竞争力,人多力量大,受教育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族竞争力。 也就是说,部落血缘文化的传播,导致社会按照血缘组织成大量的家族,家族之间的竞争和控制,要求人丁兴旺,和对抗基因退化导致的能力退化。而儒家倡导的教育,可以帮家族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教育家族里的子弟,救济贫穷有能力的子弟,可以维持家族竞争力。 这是因为,分封,姓氏,部落,是互相联系的,古代姓氏成了身份的一部分,利用姓氏可以组织起来,身份是组织的基础,提倡对姓氏的效忠,然后通过不同姓氏对社会分而治之。 姓氏相同的要区分,要论辈分,避免混乱,同时也能满足高辈分人的受尊重的需要。也要通过追溯共同的某个先辈,找到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一旦有了血缘关系,在血缘文化里就成了自己人。沾亲带故。 而所有的姓氏又会通过历史追溯到最古老的祖先,比如黄帝大人,形成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这种思想,最终形成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认知。 通过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社会,由此就成了所有人之间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只要追溯的够古老。理论上是如此。现实里是时间久了,血缘会淡化。 因此部落,家族,姓氏之间仍然存在竞争,于是教育是提供竞争的方式。 其它诸如,孝悌,都是血缘文化的产物。 儒家文化之所以无法断绝,主要是血缘文化已经形成很久,社会关系盘根错节,而且都要按照这套来,在这种文化上形成了历史共同体。 由于部落家族的竞争,形成了忠于本家族祖先的祖先崇拜的文化。祖师爷,祖宗,开山鼻祖,各种行业都是在这种组织文化里建立的。社会文化也要模仿这种血缘文化建立。 儒家只是血缘家族姓氏文化的一个派生,其它法家,道家,墨家,都是分支。
#儒家思想的本质是什么?# 很多人让我评价一下儒家思想的本质是什么。 儒家分很多
初柳与世界
2024-10-10 10:31: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