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品牌分时段曲线占比与全局曲线对比

啊悦跑圈儿 2024-10-12 10:26:38
Nike与adidas在占据完赛人数大部分的3~5小时时段的占比几乎一样,同样在3小时内头部人群的占比都超过了赛事实际的破三人群比例,两大厂牌在马拉松核心人群中都具有着最大的拥趸,同样的案例还出现在一个几乎被跑者遗忘的德国本土品牌PUMA上,我在整理数据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尽管整体占比仅仅排在排行榜第十位,但PUMA的曲线分布却与前两位惊人的相似。 ASICS与Saucony这两家百年老店在过去几年走出了两条不同的曲线,一抑一扬的两大品牌,在柏林的赛场上交织在了一起,两个品牌分段占比的重点人群更多聚焦在4小时之后,两个品牌似乎都更加乐于与“跑得不那么快”的跑者产生链接,毕竟有一天他们或许也会变得更“快”了呢!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这一论调似乎在跑鞋市场上并不是唯一的定律,这里列出的几个品牌似乎都乐于在“慢”字上大做文章。 Brooks布鲁克斯在柏林马拉松的品牌分时曲线上Brooks 5小时后的人群占比超过了50%,这是本次统计中所有品牌中独有的,也正是凭借“慢”中取胜,让Brooks在最终的全局品牌排行中位列第五。 同样的“慢”功夫也在HOKA ONE ONE、New Balance以及On昂跑的分时曲线上得到体现,“慢”可能在赛场上无法吸引眼球,但如果把视野放远到这些品牌的销售业绩和财务报表上,兴许也能变出一串耀眼的数字,最终博得投资人的点赞未尝也不是好事吧! 中国品牌集体出海在2024年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是各个品牌间的最终表现却是截然不同。 整体占比排名最高的特步从分时曲线上表现出了少有的平衡,4小时以后人群的占比高于4小时内人群的占比多少有些令人意外,而这一定程度上也证明特步在这一轮产品矩阵升级上的突破与成功。 近来动作不断的361°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曲线救国”,All In 4小时内跑者的做法固然吸引眼球,但真正能够打动多少跑者最终买单,还有待商榷。 李宁继续着一如既往的低调风格,拥有国产品牌最完整的跑鞋产品矩阵,让李宁的品牌分时段曲线也呈现出相对平稳的波幅,我们也期待“低调”了大半年的李宁在今年剩余赛季上用实力去证明。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