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其实就是几张卷子,看到本质,大道至简 之前提过这个观点,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写过。今天再详细写一下。 一开始考研,大多数人一般的思路肯定是找经验帖。最后发现好像很复杂,好像要规划很多,要背好多本书,要一天学几个小时,感觉压力很大。 但其实一上来就接触几个月要学的内容,肯定是没概念而且不适应的。 不妨去转变思维,从考研这件事本身出发,去思考一下它的本质,再理清备考思路。从目的倒推过程,由果溯因,会让你思路清晰,少走很多弯路。 首先,我们最后其实就考那一张卷子。不是看你中间努力了多少。你只要做对考场那道题,可能努力一分钟就够,也可能努力十个月这道题一分没得。 所以,要考研,必须随时以真题为准绳。更准确地说,要以你自己答真题为准绳。 必须先弄清楚考什么,自己先研究真题,哪些题型,从哪出的题,哪些地方考的最多,答题什么形式等等。 听起来好像不需要强调,但其实我自己考研一开始就忽略了这一点,直接看经验帖,看书看课,以为还像高中那样按部就班练就行。其实大错特错。当时我虽然看了真题,但也就看了一眼知识点,没有挖掘出更多信息。但实际上,仔细去思考真题,调整备考策略,你会发现一切迎刃而解。 首先,从真题看备考范围、备考重点、备考复习的精力分配。真题考得多,你就看得多。真题考得少,你就看得少。要遵循二八定律,不要每次都从头到尾一视同仁地看知识点。 其次,从真题的答题形式,倒推你的准备程度。这点其实很重要。 比如说,你准备政治选择题,它最后只考你选择,就不要按照默写题去准备,你只要选出来就行。比如说,这个原则有123个,你的任务不是要背xx原则有哪些,而是记住这三个准则的记忆点,见到不是这三个能分辨出来就行。 再比如说,你答主观题,一答题发现篇幅就那么大,就五百字,你准备五千字,背五千字,多做很多无用功。问题是,你考场还很多话都不是原话,很多还要靠自己临场写。所以,你只需要分辨出,哪些点你是必须要写出来的,记住几个关键点,其他能临场发挥的、能用自己话写出来这个意思的,或者能换成适合自己的说法的,都不要背。这是我到十一月尝试答题才悟出来的,意识到这点少了很多焦虑。 另外,用真题去检验你的备考策略、复习水平。那些有标准答案的题就不说了,重点是主观题,比如英语作文。不要闷头准备语料,一定要反复看你准备的东西能不能用得上、能用在几篇作文里面。好用的语料再留下,其他果断放弃,背了也用不上。总之,时刻以答题为准绳。 🌈 考研的宝子一定要掌握信息差哦~毕竟考研还是场信息战❗掌握信息差就能领先别人一大截哦~大家可以去高途考研小助手小🍊序搜索🔍自己的梦想大学,它都可以为大家提供该学校的考研信息,例如报录比、复录比、专业排行榜等信息,还能解答考研常识与考研科普,让你考研考试不迷茫❗#高途教育##高途考研#
考研其实就是几张卷子,看到本质,大道至简 之前提过这个观点,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写
小熊的趣事
2024-10-18 16:00: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