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化名)是武汉的一位单亲妈妈,虽然自己一个人抚养孩子,但是孩子却非常争气,考上了北京大学以后,又考上了哈佛大学。
家里有好几摞相册,每一年他都会给儿子拍照片,有时候一天会拍很多张,这些年来,拍的照片越来越少了。
从2007年开始,她就不需要拍更多的照片了,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够照顾好自己,怎么回事呢?
拍照片与儿子照顾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难道这位2007年考上北大的高材生一来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吗?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吗?早期的时候还真的是这样。
李晓燕的儿子叫做丁学良(化名)。
丁学良出生于1988年,不过他的出生并不顺利,因为在他出生的时候卡在子宫里了,一时间上不来气了,费了好大的劲,才成功地生出来。
由于短时间内的大脑缺氧,影响了大脑的发育。
出生以后又在重症监护室里住了很长时间,当时也用了不少药,影响了神经的发展,运动神经的功能失调,手脚不太听使唤。
虽然会喝奶粉,会说会笑,但就是不会爬,不能翻身,不会坐,更不会走。
开始的时候,丁学良父母相信,这个问题能够被解决,毕竟孩子年龄还小,一些细胞更新换代的速度都比较快;
然而用了很多药,找了很多名医,依旧无济于事,孩子想长时间坐都不可能,更别说站立和走了。
有的医生告诉李晓燕,孩子这一辈子只能坐在轮椅上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还会下降,不能吃,不会说和穿,只能靠大人喂饭。
李晓燕的丈夫想放弃这个孩子,李晓燕拒绝了,这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能忍心呢?更别说这样做还是犯法的。
李晓燕后来发现孩子的智力是正常的,而且还总是喜欢笑,虽然手脚不听使唤,拿不到玩具,可是孩子从来不发脾气,总是耐心地在使劲。
每当看到这一点,李晓燕的心都碎了,他听医生说,经常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李晓燕买了很多书,买了很多光盘,从网上找资料,开始学习怎样让孩子康复,为什么不送到医院和康复中心呢?
因为那里的费用太高了,况且丈夫已经离家出走了,尽管丈夫走时给她留了一笔钱,父母有时也会帮助她。
有了这些钱,李晓燕暂时不用出去找工作没有问题,但是用于负担康复费用,那就是杯水车薪了,只用在两个人身上,那是绰绰有余的。
李晓燕专门选那些通过玩耍能锻炼肌肉和锻炼反应能力的玩具,李晓燕要把钱用在刀刃上,尽管这类玩具比较贵,但是她一点也不心疼,李晓燕相信投入产出比是非常划算的,事实证明她的判断对了。
有了这些功能性玩具的帮助,再加上李晓燕的辅导,丁学良的身体比以前有力气多了,有些轻的玩具也能够拿起来。
这个时候他更高兴了,几乎天天乐个不停,一高兴了就拿着玩具不停地拍。丁学良对智力玩具比较敏感,喜欢玩积木,还喜欢玩鲁班锁和华容道;
不过手指的协调性还没练好,还没有足够力量的他常常握着小拳头去推那些玩具,有时候甚至用嘴咬。
李晓燕经常拍照片对比前后的变化,看康复有没有效果,这就是曾经经常拍照片的原因。
后来李晓燕想了个办法,就是让他捏皮球,让他练习撕纸,让他不停地握拳头后再松开。
给他喝骨髓汤增加营养,加强补钙,渐渐地丁学良的双手明显有力气了,还学会用勺子和筷子相互配合来吃饭和夹菜。
这个时候,李晓燕又发现,自己的康复训练收效不大了,因为自己不是专业人士,所以到康复中心训练了一段时间。
康复中心的训练经常使丁学良满头大汗,但效果还是比较突出的,再大了一点,丁学良上了特殊学校,开始学习文化。
丁学良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文化知识,因为他说话不是很流畅,所以会将问题写在纸上后给老师,特教老师也耐心地给他解答。
后来又上了初中,上了高中,由于丁学良的情况比较特殊,有时为了方便,允许他在家学习,别的孩子在家学习,可能会玩游戏和看电视了,而丁学良学会充分利用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反复做练习,书上的知识点背得的滚瓜烂熟,初升高考试拿出了优异的成绩,高考的时候再一次拿出优异的成绩。
在高中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把他的试卷作为范本来学习,因为在丁学良的试卷上,总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解题思路,每一种都比参考答案简单。丁学良的字也写得很漂亮,有些人说他的字都可以做字帖了。
上了北大以后,丁学良并没有放松学习。李晓燕在学校附近找了一份工作,方便照顾丁学良的日常生活。
在北大,丁学良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藏书扩展课外知识,在课堂上,他的学习方法如高中一样,依旧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考试从不作弊。
不久以后拿到了46级英语证书,在托福考试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哈佛大学向他递过来了橄榄枝,给予他全额奖学金。有的记者听说了丁学良的事迹以后,纷纷过来采访,丁学良母子了成为名人。
丁学良的父亲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也来看过几次,李晓燕很不高兴,她说丁学良的父亲是在蹭流量。
丁学良父亲虽然觉得自己很委屈,但是也没有说什么,这些年来他没有帮过一次忙,没有送过来一分钱,丁学良出名了,他却回来了,怎么能不让人怀疑呢?所以当有记者想采访他的时候,他避而不答。
有人曾经提出,将李晓燕母子的事迹写成一本传记,在传记中,把他们的日子说得更苦一些,这样这本书就能够更感人了,卖很多钱,仅通过版税,已经可以让李晓燕母子俩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李晓燕拒绝了,他们不反对出书用来鼓励那些仍在困惑的脑瘫儿,但反对夸大其词,出书计划自然不了了之了,李晓燕仍然出去打工,她一点怨言也没有。
看到他儿子越来越有成就,李晓燕觉得自己再这么辛苦也是值得的。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文|南瓜
审核|T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信源:
2022-6-30 21:42 富平检察 《父亲放弃脑瘫儿,母亲离婚独自抚养,07年儿子考上北大后又上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