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广州邮电局的大厅里,徐峰站在柜台前,手中紧握着一张纸。那是一份购买移动电话(大哥大)的申请表,刚刚填写完毕。 1987年,中国移动通信的历史刚刚拉开帷幕。这一年,广州成为了中国引进首批移动电话的试点城市,而这一举措的背后则有着特殊的原因。 那年,广州正筹备着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如何确保与港澳台同胞和外界的顺畅沟通,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政府决定引入移动电话技术,为运动会提供支持。 徐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了关于手机试用的内部消息。 据说,他通过亲戚得知广州市即将引入100部试用手机的消息,随后迅速采取行动,赶往广州邮电局,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购买“大哥大”的人。 也有说法称,徐峰是从广州市电信局无线分局的熟人那里获知了这一消息。无论消息源自何处,徐峰的反应都足够敏锐,他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当时的移动电话并不像今天这样普及,100部试用机意味着竞争非常激烈。想要成为第一批用户,光是填写申请表就已经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申请表的内容繁琐不说,整个购买程序也相当严格。徐峰在得知消息后,立刻奔向邮电局,生怕错过这个机会。 在邮电局大厅里,徐峰和其他想要购买手机的人站在一起,焦急地等待着。 他们都知道,手机数量有限,一旦错过,可能就要再等很久。幸运的是,徐峰成功提交了申请,并最终成为了第一个正式购买手机的人。 1987年,拥有一部手机绝对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当时的手机价格高达12000元,安装费6000元,月租费150元,总费用加起来接近18000元。 这在那个年代,几乎相当于一辆普通的丰田货车的价格。作为一个普通的创业者,徐峰并不是轻易就能负担起这笔高昂的费用。 徐峰在购买手机时支付了2万元作为定金,由于最终价格微调,他还退回了500元。这一笔资金的投入,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显然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但他显然意识到了这部手机的潜在价值。他不仅仅是为了炫耀身份,而是将其作为商业工具,帮助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强。 当时的手机号码还没有今天这样复杂,徐峰购买的手机号码是以“9010+编号”的形式存在。作为第一个购买手机的人,他有优先选号码的权利。 面对这个机会,他没有犹豫,挑选了带有“88”的号码——“901088”。 在中国文化中,数字“8”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它的谐音是“发”,寓意着财富和好运。 对于徐峰这样一位商人来说,选择这样一个号码,既是一种对未来生意的祈愿,也是一种文化中的心理寄托。 事实上,徐峰的选择证明了他的商业敏锐度,因为这个号码在之后的岁月中,见证了他事业的腾飞。 1987年的“大哥大”与今天的智能手机有着天壤之别。在外观上,它更像是一块“黑色砖头”,又大又重,携带起来极其不便。 据当时的用户回忆,这款手机的信号也非常不稳定,掉线是常有的事。 广州市只有三个模拟基站,通信容量有限,用户为了找到信号,往往需要举着手机大声喊话。 “大哥大”在外观和使用上并不理想,但对于徐峰来说,它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它不仅为他带来了与客户和供应商的便捷沟通,还让他在商业圈中树立了与众不同的形象。在那个手机稀缺的年代,拥有一部“大哥大”本身就象征着财富与成功。 徐峰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手机用户,他是一位在改革开放浪潮下崛起的商人。在购买“大哥大”之前,徐峰的生意面临着通讯不畅的问题,尤其是在海鲜供应方面,常常因为无法及时联系到渔民而耽误生意。 手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困境。 有了手机后,徐峰可以直接与渔民联系,确保海鲜供应的及时性。这对他创办的高档海鲜餐馆“南海渔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正是凭借着这部“大哥大”,徐峰的生意得到了飞速发展,最终从普通餐馆老板成长为连锁酒店集团的董事长。 从1987年的“大哥大”到今天的智能手机,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峰的手机号码从“901088”变成了“小灵通”,再到后来换成了“139”开头的号码。每一次技术的升级,都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001年,广州的模拟基站关闭,徐峰的“大哥大”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部曾经风靡一时的手机,最终被更加轻巧、功能更多的手机所取代。 随着2G、3G、4G、5G的不断升级,手机已经从当年的奢侈品,变成了人人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 如今手机逐渐从奢侈品转变为大众化的消费品。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手机的演变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 它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推动了商业模式的转型,也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 从最初的100部“大哥大”到如今的智能手机,手机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徐峰的选择,早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了那个年代的象征与回忆。
1987年,广州邮电局的大厅里,徐峰站在柜台前,手中紧握着一张纸。那是一份购买移
云孜聊过去
2024-10-27 15:29:31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