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红军在路过贵州时突然消失,中央找寻多次都没有查到他们的下落。直到67年后,才从贵州一个村子里的一位老人口中,得知他们的下落... 在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时,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全面溃,不得不进行长途的准略转移计划,保留革命火种。 因为当时红军完全是“摸瞎”走路,而前方则是各地军阀、民团,为了不陷入敌人的埋伏中,就必须有一支部队进行探路。 确认前方路线是安全的,中央军才会进入那里。 红六军团,就是红军的先锋队,承担起为大部队探路与掩护的任务,他们从井冈山出发后一路向西行进,辗转赣、湘、桂、黔等四个省,在1934年10月到了甘溪。 可刚到这里不久,就遭到了国民党部队和桂系军阀24个团的围追堵截。 红六团被敌人围困了好几天,他们必须要突围出去,可此时弹药不足、食物匮乏,红军们只能凭借顽强的意志与敌人周旋。 短短几天时间,红六军团伤亡惨重,几乎损失了一半的兵力。 幸存的6000多人继续向西撤退,而红52团却留在了这里,承担起了断后的任务。他们知道,留守的代价可能是全军覆没,还不如舍身取义,让主力突围。 10月16日,为了吸引敌人的视线,给主力军创造突围机会,红52团转移到了贵州石阡的困牛山一带,是一片三面环河的险峻地形,易守难攻。 团长田海清和师长龙云决定在此阻击敌军的追击,敌军在后方紧追不舍,人数远远超过红军,形势极其危急。 面对敌军的压迫,红军战士们用尽了所有的力量,试图守住这最后的防线。 敌人采取了极其残忍的手段,他们抓捕了当地的农民,逼迫他们穿上国民党的军装,走在队伍的最前方,充当“人盾”,逼迫红军开火。 红军战士们面对这种局面,为了防止误伤村民,只能放下枪支,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这是一场血腥而惨烈的战斗,红52团的士兵们以顽强的意志与敌人拼杀到底。最后,阻击部队只剩下100多人,战斗的结局似乎已经注定。 在困牛山的最后时刻,红52团的士兵们已经无路可退。随着敌军的逼近,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继续抵抗下去,最终的命运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与此同时,龙云带领的另一支小队试图突围。 他们选择了分兵行动,龙云亲自带领200人从困牛山突围。在突围途中,他们遭到了当地布商杨通成的告密,当地民团迅速追击过来。 在这场突围战中,龙云的队伍几乎全军覆没,龙云本人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 当他试图下山寻找食物之时,遭到当地人杨世忠的出卖,被国民党军队捕获。龙云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始终没有透露任何红军的情报,最终被折磨致死,年仅32岁。 在山上的其余人,拿着仅剩的武器和敌人拼命。 在敌人的步步紧逼下,红52团的战士们一个接一个从困牛山的悬崖跳下,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只有少数几名士兵侥幸存活,但他们的命运也极其坎坷。 红52团的突然失踪,成为了红军历史上的一个谜团。虽然红六军团的主力部队最终成功撤离了危险地区,但红52团却自此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 这一支部队就此消失在红军革命史上,组织上多次派人寻找,但都没有消息。 直到2002年,石阡县为了写党史,去当地问一些老人,一个叫陈世荣的人透露了过去的那些事,他是当年52团跳崖后,侥幸存活下来的人,战友们一个个跳崖的场景,他依稀历历在目。 经过多次走访,终于拼凑出了红52团消失的真相。 红52团的失踪虽历经多年才得以解开,但他们的牺牲精神却早已被时间铭刻。那一批年轻的战士们,面对敌人的重重压迫,毫不退缩,最终以生命捍卫了红军的尊严。
八百红军在路过贵州时突然消失,中央找寻多次都没有查到他们的下落。直到67年后,才
云孜聊过去
2024-10-28 14:46:51
0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