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再战「武汉」的版本问题,我们拍摄时间是10月15日那一周,四车版本是我们能拿到的最新版。
- 小鹏XOS 端到端共创2.0,基本上是5.4.0的底座,XOS 5.4.0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增强;
- 华为乾崑ADS V3.0.1,是当时官方的用户公测版本,在10月23日鸿蒙智行公众号宣布OTA;
- 理想 6.3.0 beta5.1 (E2E-VLM 394模型) 千人团版本,目前的全量版是400万的486模型,更强,可惜我们不是鸟蛋,拍摄时拿不到这个版本;
- 智己IMOS 3.2版本,是内测版,与全量3.2的区别是开放了调头和环岛能力;
版本更新,确实是目前媒体横测最大的挑战,这一次重返武汉,我们预料到了这个问题,所以采用了一集四车、更优先的工作流程。为此我们推掉了大部分的试驾邀请和活动邀约。 拍摄结束后,用了不到两周完成了所有素材的整理、校对、撰写稿件、后期制作、成片过程,一直到今天发布。这一期节目的工程文件就超过了1TB,每次修改和调整,都需要漫长的输出时间。
但以上不是借口,我知道,还是会有人觉得老版本差点意思。 我的想法是:电动知士的横测是「端到端初期」各家进度、优缺点的一面镜子,能直观看到在不同城市的实际表现、版本迭代后的进化。
这个节目,我们不接「任何试图改变结果」的商业化合作,所有的车辆(蔚小理华均为自购)投入、外地拍摄的差旅、拖车、补能全自费。这还不包括所投入的团队时间,只要启动外地拍摄,算上制作周期,团队基本会投入三周进去。
我们开始这个选题后,放弃了很多商业机会,各家媒介的同学从7月开始找电动知士,基本都是被拒绝的,不是我们瞧不上您家的活动,是真抽不出人了。
以至于我在思考:这样的投入到底值不值得?明年还要不要继续下去?
不管怎样,我们会把今年的剩余两站做完。为了保证版本进度,我们在武汉站结束后,车辆没有运回北京,这半个月等待版本更新,车子都留在了外地,就是为了等到全部更新版本后,能最快完成拍摄,为此我们又额外付出了更多的成本。
所以下一站节目,我们希望发片时,版本再慢也是全量状态,为此,我们在11月会缺席一些重大的车型发布和产品上市,至于值不值得,我不知道,希望它值得!
最后,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还行,我想厚脸皮的要大家一个点赞,不求转发,一个赞就行,谢谢大家了。 「端到端」再战「武汉」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