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籍名人录(二十四)一一陈清机 陈清机(1881-1940年),又名火萤、官繁、经纶,号穆亭,晋江安海人,10岁时由姑父王春牧扶养,陈清机故居在今晋江市安海镇复兴社区石狮巷53号。近代爱国侨领和华侨实业家。 陈清机兴办的农场,成功地培育出多种优良的种子,除了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1932年初,陈清机聘请了台湾籍技术人员到安海及邻县探测矿产,并编写探矿报告和开发计划。当年11月,即发起创办“安(溪)南(安)永(春)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随“福建人民革命政府”被解散而中止。 1935年,李宗仁及广西省政府曾邀请陈清机到广西桂林,欢迎陈清机到广西投资办厂,并商谈发动华侨投资事宜。1937年,陈清机投资5万元,在广西上林县黎口隘创办“陈清机金矿公司”,并在宾阳县设立公司办事处。 虽然他只上过两年的私塾,却十分重视教育。1907年,他在家乡安海参与创办“养正小学”,并长期担任了养正小学副董事长,每当养正小学经费不足,陈清机都全力支持。 1927年,陈清机等人又积极推动,在养正小学的基础上,创办了养正中学,养正中学于1928年2月批准立案,定名为“私立养正初级中学”,学制三年。最初教室设在养正小学的主楼楼上,后迁进“周五福堂”,以陈清机经营的泉安汽车公司,与五谷同业公会共同承担学校的初期经费。 1936年,陈清机又与桂华山联名邀请俞贵元校长,到菲律宾劝募学校建设资金。 陈清机还与秦望山、许卓然、梁披云等,创立黎明高级中学(即黎明大学前身),与马来西亚华侨庄希泉创办上海曙光女子学校。1939年,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陈清机从菲律宾汇款3万元施赈于安海、泉州。 陈清机成立了很多慈善机构,″饗保堂″对贫困的人员家庭进行救济。”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安海的医疗条件还十分落后,陈清机创办了安海民众医院,这是安海首家民间医卫组织。在陈清机的倡导下,街上商人和各境慈善者纷纷捐款,购置医疗设备、资助药物,不久就正式开诊。设在石狮巷内陈氏祠堂的安海民众医院实行“免钱医病”。 募资集建福建第一条民营公路泉安路,直至今日安海六角亭清机桥上车水马龙,依旧那么牢固。 1940年陈清机身染重疾,于1940年7月22日在异国他乡——菲律宾碧瑶病逝。为了纪念陈清机生前为国家、为家乡所作的贡献,菲律宾的华侨团体和侨胞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和葬礼,此外,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其题笔“硕德耆老”,李宗仁唁电其“急公好义”,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林伯渠等人也为其致悼唁。同时,在故乡安海,人们也为其举行了告别仪式。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华侨为革命成功之母”,这是对华侨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巨大贡献的赞誉,在泉州华侨中,旅日华侨陈清机就是辛亥革命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之一,从青年时代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一生追随孙中山先生,在故乡安海领导安海暴动,打响辛亥革命福建第一枪,以实际行动在福建率先参与和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陈清机通过募集侨资或以独资的方式,发起创办闽南泉安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安海电灯电力公司、泉州安海桥西垦殖公司等多项实业,致力于公路、码头、电力等公共设施建设和矿业、农业开发,为家乡建设和民生发展贡献良多。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提出“中国实业应如何发展?首先道路建设”的纲领。陈清机率先响应,将日本发展经济理念、技术并筹集资金,带回故乡,倡导“实业救国”,推动安海近代的发展。 陈清机情系桑梓,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忠义报国,坚定信念,践行“三民主义”是其光辉的一生;为推动家乡发展和实业救国,是一份心系民族复兴的精神财富。在泉州侨领中独树一帜,成为典范,他的家国情怀彪炳史册,影响深远,在晋江华侨中代代相传,为后世所颂扬。
晋江籍名人录(二十四)一一陈清机 陈清机(1881-1940年),又名火萤、官繁
雅阳趣事
2024-11-04 06:34:52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