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桂林一男子肝癌晚期,他自掏腰包17万修路,却不治病。哪料,修路

鉴清评趣 2024-11-05 12:55:03

2014 年,桂林一男子肝癌晚期,他自掏腰包 17 万修路,却不治病。哪料,修路还差 8 万元,他向村民借钱,并立下保证:"你们放心,就算我死了,我儿子也会替我还钱给你们。"   这个男子名叫黄元峰,生于1970年的广西永福县广福乡龙溪村小江屯。这个被群山环抱的瑶族小山村,虽然风景如画,却因交通不便而与外界隔绝。村里只有一条蜿蜒的泥巴路通向外界,每逢下雨就泥泞难行。   黄元峰从小就对这条路有着特殊的感情。   有一年冬天,他亲眼目睹父亲背着邻居家生病的孩子,在泥泞的山路上艰难前行的场景。父亲每走一步,泥浆就几乎没过脚面,汗水浸透了后背,却咬紧牙关一步不停。   这一幕深深刻在了年幼的黄元峰心里,埋下了日后要为家乡修路的种子。   "阿峰啊,你看,这盐都发黑了,还能用吗?"一次,黄元峰去邻居王奶奶家玩,看到她拿出一罐黑乎乎的盐巴准备做饭。   "王奶奶,这盐不能用了吧?"黄元峰疑惑地问。   王奶奶叹了口气,"唉,没办法啊。村里进不来车,新盐运不进来,只能将就着用。"   这件事让黄元峰更加坚定了要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了一定要修一条宽敞的大路。   凭借着这份执着,黄元峰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他选择了外出务工。   在工地上,黄元峰勤奋好学,常常利用空闲时间钻研各种技术。一次,他为了研究一种新工艺,不慎弄断了两根手指。但这并没有浇灭他学习的热情。   2008年,桂北地区遭遇严重冰冻灾害。黄元峰研发的索道运输技术在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运送了大量物资。   2012年,他又获得了抗震床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些成就让黄元峰在当地小有名气。   生活渐渐步入正轨,黄元峰娶妻生子,妻子冯媛在村里的小学当老师,儿子冯章斌在南宁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女儿黄通慧更是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让全家人都与有荣焉。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2014年,黄元峰被确诊为肝癌晚期。面对这个噩耗,他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想起了自己儿时的承诺。   "我可能活不了多久了,但我一定要在走之前把村里的路修好!"黄元峰坚定地对家人说。   就这样,他毅然决定拿出积蓄17万元来修路,而不是用于治疗。他以每小时300元的价格租来挖掘机,又以400元一小时请来打钻师傅,开始了艰苦的修路工程。   每天清晨,黄元峰都会带着装满中药的水壶来到工地。他虽然身体虚弱,却坚持监工。村里的老人们被他的精神感动,一位80多岁的老人每天都会挎着竹篮,给工人们送水。   "元峰啊,你这身子骨可得保重啊。"老人关切地说。   黄元峰笑着回答:"老爷子,您放心,我一定会看到这条路修好的那天。"   然而,17万元很快就花完了,工程却还没完成。黄元峰又向村民借了8万元,并承诺:"就算我走了,我儿子也会还清这笔钱。"   在黄元峰的坚持下,道路终于修通了。他用最后的积蓄买了一头大肥猪,宴请全村人庆祝。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黄元峰感到无比欣慰。   虽然身患重病,黄元峰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计划发展瑶族中医药养生、生态农业和农家乐项目,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黄元峰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人用生命诠释大爱的传奇。他用自己的方式,在有限的生命里,为家乡、为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央广网—2015-02-12—广西患癌男子自费修村路)

1 阅读:8546

评论列表

药不能停

药不能停

30
2024-11-05 15:33

搭桥修路……

用户18xxx77

用户18xxx77

23
2024-11-05 19:12

希望他早日康复,好人一生平安

用户10xxx65

用户10xxx65

21
2024-11-05 16:00

[点赞][点赞][点赞]

Guo强

Guo强

19
2024-11-05 17:32

经济建设

用户99xxx78

用户99xxx78

6
2024-11-05 23:18

破坏植被,要求回复原状!

用户89xxx80

用户89xxx80

4
2024-11-05 22:24

呸!!差评,还以为修完路,医院给他重检,康复了呐

用户14xxx93

用户14xxx93

4
2024-11-06 08:35

我们永福的?

天龙

天龙

3
2024-11-05 22:07

万寿无疆

用户44xxx78

用户44xxx78

3
2024-11-07 12:10

私自修路,容易被罚款,还要恢复原貌[开怀大笑][开怀大笑]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