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人工栽培技术!适合庭院、阳台,宝贝植物……

白菜豆腐汤包呀 2024-09-15 12:12:50

艾草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冰台(《尔雅》)、艾蒿、黄草(《埤雅》)、医草(《别录》)、灸草等,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食同源应用历史。艾草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我国大部分地区、朝鲜半岛、日本、蒙古等地。 现代研究表明,艾草含有多糖、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甾体类、脂肪酸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治疗溃疡回活血、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和免疫调节咽等生物活性。古籍及中药典籍记载,艾草全草入药具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等作用,且因具有悠久的应 用历史,人们对其可接受程度高,用药相对安全性较高,近几年艾草的需求量大幅攀升。

艾草的产地分布极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乎遍 及全国,可生长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 及山坡等,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在局部地区为植物 群落的优势种。蒙古、朝鲜、苏联(远东地区)、日本也有栽培。

艾草极易繁衍生长,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寒 耐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潮湿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人 工栽培在丘陵、低中山地区,生长繁盛期24~30℃,气温高 于30℃时,茎杆易老化、抽枝、病虫害加重;冬季低温小于-3℃时,当年生宿根生长不好。

现在艾草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药用,在食用、建材、家 纺、日化等方面的用途也越来越多,野生艾草已经不能满足 日益增长的需求,人工种植艾草发展迅速,已经占领了大部 分市场。人工种植艾草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季节生产的艾草含有 的活性成分差异较大,且艾草的品质也各不相同。因此,亟需对艾草人工标准化种植进行研究,以便按照标准种植,获得品质较好的艾草,满足市场需求。

河南南阳地处北纬 32~33°,南阳市地处中原,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进退与四季替换较为明显。冬季干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量充沛;春季回暖快,降雨逐渐增多;秋季凉爽,降雨逐渐 减少。冬季时间较长,为110~135 d;其次是夏季,为110~ 120 d;春、秋季时间较短,各55~70 d。南阳年平均气温为15℃,最热月7月的月平均气温27℃,最冷月1月的平均 气温在1℃左右。常年降雨量800 mm,年无霜期220~245 d。 古人曾以“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的诗句描写 南阳良好的气候条件。河南南阳气候条件适宜,对于宛艾的 生长极为有利,适宜人工栽培种植。近年来,种植面积逐步 扩大,宛艾种植面积已经超过4666.67 hm², 形成宛艾品牌, 标准化种植极其重要。

1.1 选地

艾草适生性强,喜阳光、耐干早、较耐寒,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有机质 丰富的中性土壤为佳,肥沃、松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及黏壤 土生长良好。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应选择丘陵等地区的荒 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进行合理布局,坡地和平地均可种 植,也可以在房前屋后、田间边角地种植。但是作为食药用 的艾草,栽培中除了要获得较高的产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 保证艾草原料的质量安全及其药效。因此,种植地块周边空 气应洁净无扬尘,附近无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水污染,空气质量应符合国标GB 3059-2012的规定。

1.2 整地

地块选好后,先进行深耕,耕深30 cm 以上。深耕土地 不仅可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温度和保墒能力;还可以充分利 用耕质土下积淀的氮、磷、钾元素;同时,也起到部分除草作用,使当年的草籽基本上全部深埋,可除掉翌年50%左右的 杂草。关键是将往年未分解的非艾草专用除草剂深埋于地 下,解除其对艾草生长的影响。深耕时墒情过大,应适当进行晾(晒)垡,防止旋耙时耙不碎,出现过大的明垡和过多死 垡,影响种植。

1.3 施肥

有农家肥的,可结合犁耙整地一次性施足腐熟有机农 家肥30~45 t/hm²;或用腐熟的稀人畜粪撒一层作底肥。无农 家肥的,可选用颗粒状艾草专用有机肥,在深耕后、旋耙前, 均匀撒施750 kg/hm²左右。用作艾草有机肥的有效元素含 量指标:有机氮磷钾含量20%以上,氨基酸类含量超过20%, 有机质超过20%,腐植酸大于5%,硫元素含量大于10%,不 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1.4 整畦(厢)

泥土耙碎后,开始整畦(厢)。畦(厢)宽5m 左右(视地 块情况而定),便于人工除草和机械作业。每2畦(厢)间开 一浅沟,沟深20cm 左右、宽30 cm 左右,便于防涝排水。每 畦(厢)中间高、两边低(呈龟背形),高低差不超过1.5cm 便于排溉。地块四周宜开好排水沟,沟深50cm 左右、宽60cm 以上,便于旱时灌溉、涝时排水。整地后,喷洒1次艾草专用 除草剂(遇水分解),对杂草进行封闭杀灭,10~15 d 后即可 栽苗。

2 种苗繁殖

2.1 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应于早春播种,3—4月可直播或育苗移栽, 直播行距40~50 cm, 播种后覆土不宜太厚,以0.5 cm 为宜 或以盖严种子为度。苗高10~15 cm 时,按株距20~30 cm 定苗20。

2.2 分株繁殖

艾草分蘖能力强,一般1株艾一年能分蘖成几株至几 十株,可以作为分株繁殖的材料。因此,生产上大部分采 用分株繁殖的方式,该方式也是目前人工栽培的主要繁 殖方式。每年3—4月,由根茎生长出的幼苗高15~20 cm 时,在土壤湿润时,最好是雨后或浇水后,挖取艾草全株 按照行株距45 cm×30 cm种植,栽培后2~3 d 若无降水要 滴水保墒。

3 种植

普通种植行株距为45cm×30 cm(7.5万株/hm²);密植行 株距为45 cm×15 cm(15万株/hm²); 合理密植行株距则为 45 cm×20 cm(10.5万株/hm²)。每穴1株。在黏性较大的黄土 地或黑土地上,种植深度5~8 cm 左右;砂土地或麻骨石地 种植深度以8~10cm 为宜。

艾草种植时也可以半机械化作业。一人驾驶拖拉机带 犁开沟,一人摆苗,一人撒艾草专用有机肥(施有底肥的,可 以不用再撒肥)。第一犁摆艾苗,注意犁开沟的间隔和深度、 摆苗的间隔和深度;第二犁撒艾草专用有机肥,开沟深15~ 20 cm,使翻出的土刚好掩住第一犁的艾苗根;第三犁按第 一犁标准执行,第三犁翻出的土刚好掩住第二犁的有机肥 依此类推,直至栽植完成。结束后应检查有无露根现象,若有,及时用土封掩。

4 田间管理

4.1 中耕与除草

开春后,当日平均气温达到9~10℃时,艾根芽刚刚萌发而未出地面时(及时拨开地表观察),保持一定的墒情,用喷雾机全覆盖喷一次艾草专用除草剂封闭,切忌有空白遗 漏。待艾苗长出后,若仍有杂草,则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 各中耕除草1次,要求中耕均匀,深度不得大于10cm,艾草 根部杂草需人工拔除。第1茬收割后,对仍有杂草的地块,用小喷头喷雾器,对艾草空隙间的杂草进行喷杀,防止喷溅 到艾草根部;第2茬艾芽萌发后,仍有少量杂草的,进行人工除草。

除草剂应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严禁不经技术指导,私自选用除草剂。紧邻地块其他农作物施用双子叶或菊科除草剂时,严禁喷溅到艾草上。每茬收割后,地上仍有杂草,特别是带有草籽的杂草,应及时收集,并堆集在地头 焚烧,严禁草籽落入田间。

4.2 追肥

每茬苗期,最好苗高30 cm 左右时,选在雨天沿行撒匀 艾草专用提苗肥60~90 kg/hm²,若是晴天则用水溶化苑施 (浓度0.5%以内)或叶面喷施;遇到湿润天气,追肥也可与中 耕松土一起进行,先撒艾草专用肥,再松土,松土深度10cm。 化肥催苗仅适合第1年栽种的第1茬,以后各生长期(即二 季、三季等)不得使用化肥,否则影响有效成分的积累,降低 艾草品质。

4.3 灌溉

艾草适应性强,且在种植之前已将畦(厢)面整成龟背 形,有相应的排水沟,及时做好雨天、雨后的清沟排水工作, 以防积水造成渍害。干旱季节,苗高80 cm 以下时进行叶面 喷灌;苗高80 cm 以上则全园漫灌。

5 采收

艾叶第1茬收获期为6月初,于晴天及时收割,割取地 上带有叶片的茎枝,并进行茎叶分离,摊晒在太阳下晒干, 或者低温烘干,打包存放。7月中上旬,选择晴好天气收获第 2茬,下霜前后收取第3茬,并进行田间冬季管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