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说:古代攻城为啥不绕开?根本原因是害怕被切断后勤和退路

心向花生 2024-03-29 07:42:42

在古代战争中,经常出现城池久攻不下的局面,比如南宋时期的襄阳城、打死蒙哥的钓鱼城等,攻守双方常常会对峙几个月,甚至是好几年都有可能。那么有人就会疑惑,既然这座城池这么难攻克,那我们绕过去先打别的地方,最后再集中兵力啃硬骨头不行吗?

其实古人早就这么想过,他们围城数年数月,耗费大量兵员粮草,并不是一时的头脑冲动,而是城池的战略地位太过重要,根本不可能绕过去,攻城持久战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我们先来看古代城池的作用,首先它们都坐落在交通要道之上,通过扼守关隘,或者占据核心位置,从而对周围的广大土地形成辐射,吸引周围的人口、粮食和贸易,成为一片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一座城池并不是简单的城墙房屋,而是对周围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地区的控制中心,所以要想控制这些地方,必须攻下具有战略地位的城池,一旦绕开,就等于是放弃了对周围辐射区域的控制权。

别看攻城的时候,守城方经常表现得畏畏缩缩,只要攻城方选择绕开,他们马上就会出城袭扰。最不济的话,还可以劫掠对方的后勤补给线。军队前锋可以选择绕开,那些输送粮草的民夫可不行,一旦失去了后勤,军队随时都有哗变的可能。

绕过城池的记载也有,就比如朱棣在靖难之役的时候,面对铁铉镇守的济南城久攻不下,只好选择绕过去,直接奔袭金陵城,并且最终成功了。这种例子实在是太过罕见,一方面是朱棣当时的后勤已经崩溃,他已经不在乎铁铉的袭扰了。

另一方面是在金陵城附近,有着大批朱棣的铁杆盟友,他们可以为朱棣提供支持。各地的勤王军队们,都知道这是他们叔侄之间的斗争,无论是谁赢了,最后还是老朱家的人当皇帝,所以并没有那种灭国之战的斗志。

三国时期的灭蜀之战,邓艾也曾经绕开剑阁,选择长途奔袭成都,一帮疲惫不堪的魏军,打到了成都的城门口,本来刘禅选择坚守待援,或许还能等到姜维的回援,但他却选择了投降。

像这样的例子非常之少,更多的是双方像长平之战那样,考验的双方的后勤和军心。等到有一方支撑不住了,这场持久战才会告一段落。

刘邦进入咸阳的时候,手下都去四处搜刮财物了,唯有萧何去抢救户口账册等。原因就是治国并不是简单的战争,更需要一番经营,需要对百姓有着有效的治理。我们经常说“攻城略地”,攻城是军事层面的,而“略地”就是政治层面的了。

如果只懂得打打杀杀,而对治理民众缺乏经验,就会发现刚打下的城池马上就会反叛。比如闯王李自成,本来已经打下了明朝的半壁江山,论人口土地比后金强得多,但因为思维的局限性,没能形成有效的治理,最后惨遭失败。

0 阅读:0

心向花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