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姚连蔚官至副国级,后被开除党籍当工人,见亲友:这不

野史记录 2024-11-20 22:00:54

1975年,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姚连蔚官至副国级,后被开除党籍当工人,见亲友:这不是挺好吗 人生如同海上孤舟,谁也不知道一辈子会经历怎么样的浮沉,姚连蔚的人生起落,比起普通人要大很多,经历了命运的坎坷,他见到亲友后说的一句话是“这不是挺好吗?” 姚连蔚是陕西省西安人,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家境还算不错,因此得以很早就接受到教育,拿到了中专学历。 彼时受教育的人并不多,中专学历虽然不如大学学历,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也算是一个“文化人”。 姚连蔚在参军之前的生活,和许多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读书、种地,偶尔还做一点小买卖。 直到1951年,姚连蔚才入伍参军,成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随部队入朝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 姚连蔚非常幸运,作为入伍的新兵,在朝鲜战场的枪林弹雨中生存下来,参军数年之后凯旋回国,于1954年4月正式进入西安847厂,成为该厂的一名工人。 所谓的西安847厂,其实是一个工厂代号,它的全名叫西安昆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47厂在当年是国内非常有名的工厂,也是新中国投入了大量资源重点发展的企业,位列苏联对新中国工业领域156个援助项目名单中。 姚连蔚转业后进入847厂当工人,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他在厂里工作期间,表现出一名老兵的吃苦耐劳精神,由于工作出色,很快脱颖而出,从一名普通工人晋升为车间指导员。 在那个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年代里,姚连蔚表现得非常积极,随着觉悟不断提升,开始受到厂里领导的器重,在基层工人眼里拥有很高的威望。 如果姚连蔚一直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未来很可能会成为工厂里真正的骨干,但他在经历那段特殊时期的过程中,意外被推举成为革委会副主任。 就这样,1969年时,姚连蔚以847厂干部的身份,当选为“九大”的代表。这个身份非常难得,毛主席当年对此事也非常重视,在审查的过程中,他甚至都没同意自己的女儿当选,而是将名额给了廖初江。 由此可见,姚连蔚得到了怎样的信任。参会期间,他还获得了候补委员的身份,等到他离京返回陕西后,更是直接进入了陕西省常委,可谓是平步青云。 而且,他的晋升之路并未就此停止,在之后的日子里,他继续不断被提拔。1973年参加完“十大”后,回到陕西成为当地的高级干部,负责管理陕西省总工会。1975年,直接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要知道,这个职务可属于副国级啊,姚连蔚短短数年之间,由工厂里的干部晋升为副国级高官,这样的晋升速度几乎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水平。 但这个职务属于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并非是他脚踏实地走上的岗位,在快速晋升的过程中,他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根本无法跟上。 仅有初中学历的姚连蔚,顿时感到压力如大山一般压在自己身上,许多文件他无法阅读,只好挑灯夜战,捧着字典逐字逐句地查阅,通宵达旦成了常态。 这段时间,他对返回工厂当工人的渴望,前所未有的强烈。毕竟,在工厂里,他完全可以胜任工作,绝不会有如此大的压力。 “四人帮”被粉碎以后,组织上开始追查那段时期的一些特殊事件。1967年,姚连蔚在工厂期间,西安曾有两大群众组织互相争斗,姚连蔚被选为一方的带头人,与另一方发生多次争斗,造成了极坏的结果。 这件事被查出来以后,姚连蔚很快就被抓了,等相关部门查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后,姚连蔚被开除了党籍,并关进了监狱。 从普通工人晋升到副国级干部,再到阶下囚,姚连蔚的人生可谓是大起大落。好在,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在1981年决定不起诉他,对他进行了宽大的处理,让他得以重新回到群众中生活。 姚连蔚回到西安后,继续在原来就职的工厂做工人,这样的生活反而让他觉得很轻松。有亲友来探望他、安慰他,他却并不在意,反而对亲友说:“我本来就是个普通工人,转了一大圈又成了工人,这不是挺好吗?” 1985年,姚连蔚提前退休离开工厂,开始了他的晚年生活。姚连蔚的晚年生活非常丰富,他化名“姚敬轩”到卫校学习中医。学成以后,自己开了一家诊所,为生病的群众提供服务。 鉴于姚连蔚的人生经历比较特殊,许多报社的人都追到他家里去采访他,甚至还有人承诺帮助他出版一本回忆录,记录他的一生。但姚连蔚没接受采访,更没有写什么回忆录,只想做好一个中医,为更多人治病。 2012年10月2日,姚连蔚病逝于西安,享年77岁。

0 阅读:0
野史记录

野史记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