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徐州龟山,一场村民的开山采石行动,无意间唤醒了一段尘封的历史。700多平方米的汉墓,15间墓室,出土了一些金银器,但墓主身份一直是个谜。直到次年,一位名叫王德成的年轻电工,无意间的发现,竟然改变了这一切。 王德成,22岁,电工一枚,因为好奇心作祟,拉着几个好友,夜探已经被考古队撤离的龟山汉墓。墓内环境恶劣,几人费尽周折,最终王德成在一个角落摸到了一个看似普通的铁块。洗去泥土后,竟然是个精致的龟钮银印,上面刻有“刘注”二字。虽然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枚印章的价值,但出于对文物的尊重,王德成决定保留这个秘密,直到五年后的一天,他在一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1984年,王德成得知这枚银印极有可能属于西汉时期的楚王刘注。他没有犹豫,立即联系了相关专家,最终这枚珍贵的文物被正式收归国有。王德成也因此受到了表彰,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 这枚银印不仅是对王德成个人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它填补了历史研究的一个空白。银印的存在,不仅证明了龟山汉墓的主人身份,也为研究汉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刘注作为诸侯王,为何会使用龟钮银印?这背后隐藏的文化意义,值得我们深思。 从王德成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普通人与历史的奇妙相遇,也见证了他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让我们一起为这样的正能量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传奇,关注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别忘了,每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可能书写历史的新篇章。
1981年,徐州龟山,一场村民的开山采石行动,无意间唤醒了一段尘封的历史。700
若润聊事
2024-11-22 20:22:17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