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智驾正在迎来一个根本变化,以特斯拉自研芯片算力为例,从AI3到AI

真的不是郑小康 2024-11-27 16:24:45

量产智驾正在迎来一个根本变化,以特斯拉自研芯片算力为例,从 AI 3 到 AI 5 芯片,算力依次为 144 TOPS - 720 TOPS - 7200 TOPS。看起来是同比 5 倍和 10 倍的增长,但其实从 3.0 到 4.0,摄像头像素从 130 万增加到了 540 万,而 4.0 到 5.0 的摄像头没有变化。

也就是说,AI 3 到 AI 4 是线性增长,但 AI 4 到 AI 5 是一个指数增长,大了一个数量级。

这会带来功耗、成本...方方面面的压力,而且是巨大的压力,如果看 PC、手机的处理器,其实跨版本号提升一个数量级的性能,是非常少见的。

这是因为驾驶这个任务的本质——现实世界中的驾驶场景是符合长尾分布的,为了解决越来越少见但同样重要的场景,你必须配备高一个数量级的算力,从而得以运行高一个数量级规模的模型。

截至目前,模型依然遵循着规模越大,能够理解和推理的场景就越复杂、越稀缺的规律。

哪怕是 OpenAI、Google DeepMind、Anthropic 和 xAI 在做的最前沿的大模型,也依然遵循这个规律(当然数据集、架构和算力也要匹配),更不要说工程阶段逊于大模型的量产智驾了。

智驾算力高了一个数量级,底层依然是端到端的开发范式。

0 阅读:25
真的不是郑小康

真的不是郑小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