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内蒙古,一男子和彩票店老板关系好,购买彩票时,老板又额外赠送了他一张

承载盘点 2024-11-29 11:35:52

11月25日内蒙古,一男子和彩票店老板关系好,购买彩票时,老板又额外赠送了他一张。谁能想到,这张被赠予的彩票竟然中了1000万,就在男子找彩票店老板拿原票时,却声称这张赠票不属于男子,他要撤销赠与。男子气“炸”了,直接将彩票店老板告上法庭……   张先生从几年前开始接触彩票,每周都会去镇上那家彩票店两三次,对他而言,买彩票更多的是一种生活乐趣,而非妄图一夜暴富的手段。   由于频繁光顾,张先生和彩票店老板王先生渐渐熟悉起来,甚至还互留了联系方式。   有时候张先生太忙,就会提前给王先生打电话,让他帮忙选几张彩票并代为保管。而王先生也总是认真地完成张先生的嘱托,从未出过差错。   彩票店为了回馈老顾客,举办了一个小型的促销活动。   王先生在忙碌之余,看到张先生走进店里。他热情地招呼着,然后从一叠准备好的彩票中,特意挑选出一张,笑着对张先生说:“老孙,今天店里搞活动,这张票就当我额外送你的,祝你好运!”   张先生有些意外,但也欣然接受了,当时周围的顾客也都没太在意这一平常的赠票举动。   开奖的时刻终于到来。当一个个号码被报出时,他的心跳突然加速,因为他发现王先生赠送的那张彩票上的号码竟然与开奖号码惊人地吻合。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核对了好几遍后,才确定自己真的中了 1000 万大奖。   第二天,张先生满怀喜悦地来到彩票店,想要找王先生拿那张中奖的原票去兑奖。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王先生却一改往日的热情,表情严肃地对他说:“老孙,这张票我不能给你,我要撤销赠与。”   张先生瞪大了眼睛,质问道:“为什么?这票你昨天明明已经送给我了!”   王先生支支吾吾地说:“这只是我临时起意的赠与,而且彩票还在我这里,我有权收回。”   张先生气愤不已,他觉得王先生的做法完全违背了诚信原则,两人在彩票店里争吵起来。   无奈之下,张先生一纸诉状将王先生告上了法庭。   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王先生的律师辩称,彩票的所有权并未真正转移,因为彩票一直在王先生手中,且赠与行为没有书面合同,所以可以撤销。   而张先生的律师则指出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但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除外。   而在本案中,王先生的赠票行为是基于长期的顾客情谊和商业信誉,且彩票已经明确赠予张先生,虽未交付但已达成赠与的合意,应当视为赠与完成。而王先生的反悔行为也违背了彩票销售的诚信原则。   最终,法院经过严谨的审理,判定赠票已完成赠与,中奖权益归张先生所有。   就在法院即将宣判的时候,张先生和王先生突然宣布达成和解,这一转折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   人们纷纷猜测其中的缘由,是不是双方私下达成了某种协议?或者是有其他的人情因素介入?毕竟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这个和解显得太过突然。   有人说可能是王先生意识到自己的败诉结局,为了避免更坏的名声影响,选择了和解;也有人猜测张先生可能念及旧情,在得到一定的补偿或者承诺后,同意了和解。但这些都只是猜测,真相被双方紧紧地锁在了心底。   这一事件在小镇乃至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都引起了轩然大波。它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法律在维护公民权益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即使是在熟人关系中,即使面对的是巨额的财富诱惑,法律依然能够坚守公正,为权益受损者提供坚实的保障。   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人性在财富面前的脆弱与复杂。王先生的反悔,或许是一时被巨大的利益冲昏了头脑,而张先生的愤怒则是对诚信被践踏的本能反应。   在利益面前,人们该如何坚守道德底线?又该如何正确看待财富的获取途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每一个人去深思。是选择被利益驱使,违背良心和法律,还是坚守诚信和道德,坦然面对财富的得失?   这个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与人性的多面性,也促使人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谨慎地对待财富与人际关系,让法律和道德成为行为的准则和底线。   信源:极目新闻 2024.11.26《彩票店赠送顾客的彩票中奖1000万元,开奖后反悔了,法官协助顾客完成兑奖》 文中姓名皆为化名。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0 阅读:0
承载盘点

承载盘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