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海,一女子的父亲早年间抛弃妻女,但女子孝顺,仍履行养老义务。因为父

承载盘点 2024-11-29 15:08:24

11月23日上海,一女子的父亲早年间抛弃妻女,但女子孝顺,仍履行养老义务。因为父亲已与二婚妻子离婚,孤家寡人再加上身体不好,女子每个月给3000元作为赡养费。谁知父亲突然提出,要将赡养费调整到5000元,他要雇佣保姆。可当女子知道保姆是谁后,连3000元都不想给了……   邱女士自幼便经历了家庭的破碎,在她年纪尚小的时候,父亲便决然地抛弃了妻女,转身投入了另一个女人的怀抱,组建了新的家庭。   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将邱女士拉扯长大。邱女士逐渐长大成人,虽然上海的生活压力如同一座大山,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来,但她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那份孝道。   于是,每个月她都会雷打不动地给父亲送去 3000 元赡养费,还时常为父亲购置各种生活用品,从衣物到食品,事无巨细,生怕父亲生活中有任何不便。   然而,一天午后邱女士像往常一样去看望父亲,父亲坐在那张老旧的沙发上,表情略显犹豫和不安。   在邱女士的再三询问下,父亲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先是试探性地提出,希望邱女士能将赡养费增加到每月 4000 元,他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需要更多的钱来维持生活和看病。   邱女士心中虽然有些为难,但还是表示会考虑一下。   可没过多久,父亲再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次他要求邱女士每月支付 5000 元,他打算用这笔钱雇佣一个保姆来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   邱女士心想,父亲年纪大了,确实需要人照顾,如果保姆能让父亲生活得更舒适,自己辛苦一些多赚点钱也未尝不可。但当父亲说出保姆的名字时,邱女士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个保姆竟然是父亲的二婚前妻,那个曾经破坏了自己家庭的女人。   在她的记忆中,这个女人的出现,让自己的童年充满了痛苦和阴影。她并非专业的保姆,而且邱女士心中对她有着深深的芥蒂,一想到要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交给她,邱女士就觉得如鲠在喉。   而此时,邱女士自己的工作也遭遇了不顺,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和业务调整,她的收入锐减,原本每月 3000 元的赡养费已经让她有些吃力,更别说增加到 5000 元了。   邱女士试图和父亲解释自己的困境,希望父亲能够理解,但父亲却固执己见,认为邱女士是不想尽赡养义务。   父女俩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这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局面。父亲一气之下,竟然将邱女士告上了法庭。   法庭上,气氛凝重而压抑。法官认真地听取了双方的陈述和诉求。   父亲坚称自己身体不好,需要雇佣保姆照顾,而邱女士有能力支付这笔费用,所以要求邱女士每月支付 5000 元赡养费。邱女士则详细地说明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和经济压力,同时表达了对父亲雇佣保姆人选的强烈不满。   法院经过仔细的调查和审理后发现,父亲对于保姆费用的要求并不明确,所谓的雇佣关系也存在诸多疑点,无法确定其合理性。因此,法院不支持父亲要求邱女士支付 5000 元赡养费的诉求。   而对于邱女士提出的降低赡养费的诉求,法院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了评估。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邱女士虽然面临经济压力,但仍有一定的支付能力,所以法院也没有支持邱女士的诉求。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赡养费的判定有着明确的依据。一般会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以及赡养人的经济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就像在常州武进曾经发生的一起赡养纠纷案件中,原告老人自身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能力维持自己的生活,但仍然要求子女增加赡养费,最终法院驳回了老人的诉求。   而在广州的一起案件中,由于子女一方存在特殊的经济困难或其他特殊情况,法院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了抚养费。   这些不同的案例结果,都反映出在赡养问题上,法律的判定是严谨而公正的,既保障了老人的合法权益,也考虑到了子女的实际情况。   邱女士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家庭赡养纠纷中的复杂与无奈。在亲情与利益的碰撞中,如何找到平衡,如何坚守法律与道德的底线,是每一个家庭都可能面临的深刻课题。   信源:光明网2024.11.23《九旬老父每月要女儿5000保姆费给二婚前妻,法院判了》 文中姓名皆为化名。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0 阅读:28
承载盘点

承载盘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