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饥荒初,李先念写给毛泽东的信1959年4月,全国人大举行二届一次会议,会议任命

海里一浪花 2024-12-01 08:21:49

大饥荒初,李先念写给毛泽东的信

1959年4月,全国人大举行二届一次会议,会议任命李先念为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5月2日,周恩来总理宣布副总理的分工,李先念分管财贸工作。1960年初,各地粮食部门纷纷向国务院告急,粮食征购上不来,国家粮食库存下降。面对全国粮食危机的严重局面,负责财贸工作的李先念处于两难境地。

庐山会议期间,李先念因对彭德怀信中的内容表示赞同,不得不多次检讨自己犯了“右倾错误”。但面对如此严峻的粮食局面,若不如实向党中央、毛泽东报告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导致严重后果。李先念不顾自己可能再次遭受错误批评,及时地把情况向上报告,并提出应对的具体意见。

1960年1月13日,李先念向党中央、毛泽东报告说,据部分省区反映,在农村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中,约有10%~20%缺粮。(中央批转李先念同志关于安排农村人民公社生活问题和继续开展爱国售棉运动的报告,1960年1月21日)4月16日,李先念再致信毛泽东,报告说:

当前粮食情况总的来说很好,1959年到1960年粮食年度征购任务是1075亿斤,估计到6月份可以完成1200亿斤左右。但目前这50天或一个月,是保证春耕生产顺利进行、继续稳定粮食局势的紧要时期,必须开展粮食调运突击运动,坚决完成第二季度50亿斤到53亿斤的粮食调运计划,这是保证大中城市和受灾严重省份粮食供应的决定步骤。过去,国家主要是管理粮食的购销,负责城市人民和农村一部分缺粮人民的粮食供应;现在已发展到,国家必须把六亿几千万人民的粮食消费都要更加具体和更加直接地管理起来,国家对于人民群众的吃粮够不够吃、吃饱吃不饱,负有十分重大的责任。(《李先念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报告又说,截至4月5日,粮食入库高潮已过,但全国粮食库存517亿斤,比去年同期减少13亿斤,而销售比去年同期增加。(《李先念传》1949-1992(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尽管毛泽东对1960年的总体形势比较乐观,但对农村的粮食情况也并非全然不知。所以,李先念的报告还是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

其后一天,毛泽东约李先念到中南海丰泽园住处谈话,李按时赴约。毛泽东见李先念来到,笑着说:“杞国人来了,请坐下。”接着说:“你是怎么搞的,报纸上讲形势大好,你老是泼冷水,讲什么都不好,你是怎么想的?你知道不知道杞人忧天的故事?你可不要学杞国人啊!”(《李先念传》)李先念看到毛泽东并无严厉批评之意,于是认真直率地说:“我知道杞人忧天的故事。我不是像杞国人那样忧天塌下来,我是担心全国几亿人吃不上饭呀!主席你不担心吗?你不要听报纸上吹的那一套,形势不是大好,也不是小好,是一点也不好,老百姓在挨饿,已经饿死了不少人。有些省一方面说粮食大丰收,另一方面向我写报告要救济粮。我昨天晚上没睡觉,和粮食部副部长陈国栋等同志商量,调粮搞救火,已调来一列车粮食准备调山东,结果山西来电报说他们饿死的人多,又把这一列车粮食运到了山西。当前老百姓没粮食吃,只好挖野菜、捋树叶度日。”(《李先念年谱》)

毛泽东听后,感到吃惊,要李先念详细谈谈全国粮食供应的严重情况。对李先念提出的应急措施,毛泽东表示了支持。

0 阅读:110
海里一浪花

海里一浪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