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查看,你的“先用后付”关闭了吗,11月央媒及多家媒体曝光,看似让支付更便捷的

生活中的父与子 2024-12-06 10:36:31

抓紧查看,你的“先用后付”关闭了吗,11月央媒及多家媒体曝光,看似让支付更便捷的“先用后付”其实存在很多隐患,网友对此回应:都是平台的套路。   今年11月吴先生发现自己父亲的银行卡被莫名其妙扣了很多钱,经他仔细核实后才发现,主要是网购的费用。   而在询问父亲时,父亲却反问道:“页面上不是写着0元下单吗,怎么还要钱啊。”   像吴先生父亲一样的老人对网购认知不足,平台的各种规则也让他们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所以很容易掉入这种陷阱中去。   很多商家和平台就是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用“免费”的字眼诱导他们下单,而且在下单时并没有给出任何提示,有时只是不小心误触也会显示下单成功。   而且他们有的人不懂退货流程,扣款又是在下单后一段时间,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已经超过了退货时间,只能不情愿地吃亏。   很多东西是因为诱导下单才买下的,所以令人生气的是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但又退不了。 有人发现“先用后付”的功能开通很容易,但关闭却非常困难。   一些购物平台要么把关闭的流程设置得很复杂,要么关闭的选项隐藏得很深,人们要翻找、点击多页面才能关闭。   这种设置对年轻人来说都很繁琐,更不用说对各种规则都不熟悉的老年人了。   早在之前就有网友发文说,自己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爸妈手机里先用后付有没有关闭,老年人不了解平台的套路真的很容易上当。   除此之外,还有网友发现先用后付的扣款金额与购物平台页面的下单金额不一致,被莫名其妙多扣了一些钱。   而她找到平台反映时,平台给出的理由是商家设置的优惠券失效,当时下单时的价格是优惠后的价格。   这种理由不能让她接受,既然不能保证所有的支付方式价格一致,那就是在欺骗消费者。   对此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工作人员也称免密支付没有让消费者在下单前进行确认,已经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而且这样的支付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很多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这种漏洞进行诈骗,对于一些警惕和反诈意识弱的人来说,风险更加突出。   无论是这种支付方式隐含的风险还是实际的用户体验,都说明“先用后付”看似便捷,但实则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   要想解决彻底解决这一困扰,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最重要的是平台应该负起责任,根据用户的体验和感受改善这一支付方式。平台应做到不主动诱导用户开通,在购物下单时对用户进行提醒,并简化关闭的方式和程序。   其次,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勒令平台进行整改,并对违反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以示惩戒。   社会和家庭也要积极宣传,普及相关知识,提高老年人等群体的安全意识。   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营造一个舒适、安全、和谐的线上消费环境。 来源:新华网

0 阅读:63
生活中的父与子

生活中的父与子

来自山东的南漂人,虽半生疾苦,却依然喜欢苦中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