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4月,德国、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武官访问芬兰...

和平守旺者 2024-12-10 15:23:08
1943 年 4 月,德国、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武官访问芬兰前线。 尽管 1936 年的反共产国际协定中暗示了德日联合对抗苏联的初步计划,但 1938 年和 1939 年已经决定日本不向北扩张(即对抗苏联)而是向南扩张。日本在与苏联的两次边境战斗——哈桑湖战役和哈勒欣河战役中惨败,从而确信日军缺乏重型坦克等武器,当时无法挑战苏联军队。尽管如此小胡子的反苏情绪很快导致与日本的进一步和解,因为他仍然相信日本会在未来加入德国一起对抗苏联,要么主动入侵西伯利亚东南部,要么被动地束缚大部分的苏军,因为苏军担心日本关东军(约 100万人)在满洲发动袭击。截至 20 世纪 30 年代末,军队人数为 70 万。 与小胡子的实际计划相反,他的拖延理念加上他对日本陷入与美国看似无休止的谈判的失望,以及倾向于反对与苏联开战的倾向导致他与苏联在 1939 年 8 月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进行了暂时合作。日本和意大利事先均未获悉德国与苏联达成的协议,这表明纳粹德国与其合作伙伴之间一直存在着潜意识的不信任。毕竟该条约不仅在秘密议定书中规定了两个签署国对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的瓜分,而且还使《反共产国际条约》或多或少变得无关紧要。为了消除小胡子的举动给德日关系带来的紧张,1939 年 11 月,在德国和苏联完成对波兰的入侵以及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仅仅几周后,日德两国签署了《日德文化合作协定》。 次年日本也继续推行其扩张计划。1940年 9 月 22 日,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当时该地区由维希法国的合作政府控制)以及日本与中国持续不断的血腥冲突,给日美关系造成了严重压力。1940 年 7 月 26 日,美国通过了《出口管制法》削减对日本的石油、钢铁出口。这项遏制政策是华盛顿对日本的警告,即任何进一步的军事扩张都将导致进一步的制裁。然而,美国的此举被日本军国主义领导人解读为他们需要采取激进措施改善美日局势的信号,从而使日本更接近德国。 纳粹德国不仅征服了包括法国在内的大部分欧洲大陆,而且还给人留下了英国即将失败的印象,东京领导层认为必须利用当前的事态,随后开始寻求与柏林进行更密切的合作。小胡子则不仅担心与英国的僵局会持续下去,而且还开始策划入侵苏联。这些情况,加上原材料和粮食短缺,增加了柏林对与日本建立更强大联盟的兴趣。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被派去与日本谈判一项新条约,日本与德国的关系,因此1940 年 9 月 27 日的 三国同盟而得到巩固。

0 阅读:164

评论列表

伊木然

伊木然

1
2024-12-11 00:27

中国、俄国、伊朗、朝鲜、白俄罗斯、巴西、南非反法西斯联盟

李坂田

李坂田

1
2024-12-11 00:25

这是什么电影?

鹿眻的greeny

鹿眻的greeny

1
2024-12-11 00:52

太君那个看起来乖怪怪的

狂暴小恐龙

狂暴小恐龙

2024-12-11 00:09

邪恶轴心

和平守旺者

和平守旺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