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面的信号我的解读是:外资全面撤退的开始,希望不是过度解读。这里面有GM自己的判断和执行失误、船大不好掉头的问题,也有独特的变化中的国际形势所然。1998年当时还在最后一学期的时候,GM的Jack Smith公布到上海投资,而且来商学院和学生面对面,大家尤其好奇这家美国icon汽车制造业公司为什么来中国,有什么预期。我毕业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在通用汽车公司下属企业做高级财务分析师,负责财务模型和估值测算,也介入中国业务的零部件并购、投资与运营监控,这标志着外企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消息一公布就成为华尔街日报头版头条的新闻:WSJ记者充满疑虑地问,中国每年私家车才40万台,通用汽车到中国上海初来乍到就干40万台年产能,所有分析师都充满了疑虑,结果这个在10年后被证明无比正确,2008年世界金融海啸,中国汽车市场独树一帜,是整个通用汽车全球最赚钱的市场,盆满钵满堪称,一时中国市场的吸引力风光无两,中国在世界金融危机关键时刻成为世界经济的压舱石。。。。。。再后来,有一个叫伊隆马斯克的开始搞电动汽车,搞了半天半死不活几次要死去,通用通用汽车本来也有机会投资,后来是丰田救了隆一命(当然丰田自己也没把电动化看成多重要的事)。然后在电动化的过程和智能化的过程中,通用汽车从不屑、到重视、到规划和准备在中国市场2020年后投放几十款电动汽车(2020年通用汽车中国总裁原话我都记得)还是无法应对spike样子的市场洪流,产品落后、外形难看,不接地气,即使它先于特斯拉在美国推出受欢迎的bolt系列小型电动汽车,但却无法持续推出迭代产品,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方面投入也不少甚至收购了cruise但也没消化掉,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款在中国市场可圈可点的受欢迎的爆款智能网联体验感好的电动汽车。多年前,和很多车企包括国有汽车OEM和这些外资汽车OEM们的领导聊天,我就知道坏了,他们要被相当程度地淘汰了…而当时网络上对新能源汽车造车新势力的各种“口水、ppt造车、卷款”铺天盖地,但真正让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崛起的主要原因除了有政策高瞻远瞩地鼓励支持和地方国资平台投资,但最大的功劳归属于民营创业者如李斌、李想、小鹏们,甚至包括很多没走到终点的那些倒下的车企老板们现在失信限高老赖出走的他们,是他们顶着骂名,创出一片天地。通用们的彻底撤出只是时间问题,但是他们在中国投资的这进30年输入的管理经验和质量体系也造就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基本面。汽车行业讲究全球竞争和规模化,他们走了,我们走得出去吗?能走得畅通吗?能的话很好,不能的话,也许再过30年,一切也有可能倒过来…你说呢?
这后面的信号我的解读是:外资全面撤退的开始,希望不是过度解读。这里面有GM自己的
肯定不下楼
2024-12-11 23:58:3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