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日本朝贡,日本就朝贡,怎么大清康熙反而给日本“朝贡”?而且日本谈及这段历史

史珍香聊史 2024-12-13 20:45:00

大明让日本朝贡,日本就朝贡,怎么大清康熙反而给日本“朝贡”?而且日本谈及这段历史还很高兴,甚至认为是他们的外交胜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谁才是真正的“韭菜”?   参考信源:缺铜国的突围:铁腕君主康熙为铜料迁就日本?——2023-11-23·阅读时代杂志

日本历史教科书和课堂上对明朝时期中日交往的描述常充满自豪,强调“勘合贸易”好处,却避谈“称臣纳贡”,将明朝诏书解读为平等“贸易条约”,实为误导。

明太祖朱元璋制定“勘合”制度,发放勘合符给朝贡国,以区分真假使臣,日本永乐年间正式接受,称臣纳贡以获赏赐和贸易机会。明成祖赐予日本勘合,规定十年一贡,船只人数有限。此规矩被日称“永乐勘合贸易条约”,实为朝贡体系下的规定。

明宣宗时期,日本未遵守规矩,频繁朝贡以获利。后清朝康熙年间,为获银铜,默认日本信牌制度,中国商人需持日本“通行证”做生意,日本误以为中国来朝贡,鼓吹“华夷变态”,称中华正统在日本。

从明到清,中日贸易关系转变反映国家实力消长。明朝维护宗藩体系付经济代价,清朝追求经济利益默认信牌,挑战传统华夷秩序。康熙务实妥协解决经济问题,却助长日本野心,为近代侵华埋下祸根。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在国家利益面前,需平衡名与利,既要维护尊严,也要灵活变通。落后就要挨打,是永恒的真理。

0 阅读:29
史珍香聊史

史珍香聊史

一个纯粹的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