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春,在陪都重庆,国军士兵正在测试一台防空声波雷达。这早期的...
和平守旺者
2024-12-14 16:39:27
1941年春,在陪都重庆,国军士兵正在测试一台防空声波雷达。
这早期的声波雷达是德国的声音定位设备,它由四个声学喇叭、一个水平对和一个垂直对组成,通过橡皮管连接到听诊器式耳机上,由两名技术人员左右佩戴。立体声耳机使一名技术人员能够确定飞机的方向,另一名技术人员能够确定飞机的高度,声波定位仪可以在5到12公里的距离内探测到目标,这取决于天气状况、操作人员的技术和目标的大小。
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此段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000以上,超过10,0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
日本对重庆实施的空袭,是继德国在1937年4月西班牙内战中对格尔尼亚平民实施轰炸之后,历史上最先实行的战略轰炸。其目的是希望透过制造大量平民杀伤,以瓦解对方抵抗的士气。故此轰炸时不分前线及后方,亦不以军事目标为主要对象,反而多以为居民区、繁华的商业区等为目标。之后二次大战中德国对英国考文垂的空袭;英、美对德国的空袭,皆为同样的手法。日本轰炸重庆时首次大量使用燃烧弹,用以燃烧市区的房屋。到了二战的末期,美国亦以相同的手段对付日本,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燃烧轰炸。
日方原本希望依靠威慑性轰炸促使中国军民投降,但国民政府在八一九大轰炸后发布《国民政府令》,正式确认重庆为“陪都”,且“还都以后,重庆将永久成为中国之陪都”,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作为报复行动,1944年之后,从中国成都双流机场起飞的美国B-29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空袭中几近毁灭的日本为此次战争付出了沉重代价。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