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一下手机多焦段。手机影像的多焦段起点不晚,但是当我们讨论多焦段时,大家默认的

薛定谔的喵咕咕咕 2024-12-15 23:01:50

闲聊一下手机多焦段。

手机影像的多焦段起点不晚,但是当我们讨论多焦段时,大家默认的其实是长焦。

最开始很多厂商在手机上引入了低成本2X人像长焦,但是把整个游戏格局改变的,其实是P30Pro那颗5倍小底潜望镜,他直接把望远放大数毛能力拉到了一个前人完全追不上的位置。

下一个阶段的起点其实是三星S20 Ultra,算是产品硬件上首次把长焦当做一个正儿八经的摄像头,而非主摄的附庸看待,在友商一堆1/3.5''和1/4.4''长焦的年代上了1/2'' IMX586,当然由于三星的remosaic算法莫名其妙导致解析力被友商锤,但是后面跟上来的小米10至尊 5X IMX586算是正式把长焦主摄化的方向固定了,但是长焦的特异性优化带来的其实是中间焦段的缺失,中间接力部分表现落差极大。

当时小米和华为走了另一个方向,多长焦接力组合,小米在3K档影像机给了2X 1/2.55'' +3.7X 1/4.4,华为则在8K Pro+给了3X 1/3.6''+10X 1/3.6'''

长焦的下一个阶段是2021年的P50Pro,高像素中焦距潜望镜的引入加上主摄2X裁切摇摇乐,让很长一段等效焦距内手机影像系统都有非常不错的终点分辨率和等效像素,同时允许手机在保持影像系统体积不过度膨胀的前提下拥有了全焦段不错的影像能力,P50Pro那颗90mm 6400万裁切后10X能和小米11 Ultra的120mm 4800万拼的有来有回,而在90-120mm则完全碾压小米。

在这之间,之前很会整活的努比亚给出了35mm影像系统,这种1/1.7''赛博斗蛐蛐不算强大的主摄配合35mm能在很多场景更好的构图,但是努比亚的影像团队要把这玩意做到和友商1''差不多有点太为难人家了。

而之前多焦段系统走两个方向的厂商里,小米在2023年坚持这条路做了小米13Ultra,大光圈2.6X 1/2.51''直立+5X 1/2.51''潜望镜,多焦段接力的同时并没有牺牲进光量和光斑形状,不过这无疑让堆叠背了更大压力。

华为则是回到了单高像素中焦方案,而在后续的演变中行业里出现了两个变数,一个是Find X6系列上的IMX890,1/1.56''直接贯彻了“多焦段平权”主义,要知道Find X6主摄也就是这个尺寸,但是2X2 OCL的并入导致他的对焦性能出色而数毛能力缺失,在很多数码爱好者数毛对比下没啥优势,另一个则是第二年的X100 Ultra,2亿像素1/1.4''的HP9出现,一举解决了数毛不好和长焦底不够大进光量不够大的问题--

在相机里面,底都是同一个,更换镜头就能获得全画幅下不同等效焦距的画面,而手机做不到换镜头,只能用小底换空间,导致很长一段时长焦表现都很差,X100 Ultra基本彻底改变了这一点,本身中长焦,保证了可用焦段覆盖日常焦段,2亿像素随便裁切,大光圈稳如老狗,也就是极限放大画画的时候可能不占优势,但是其他所有场景都能得到画面质量接近主摄的强大照片。

2025年年初的那一波旗舰则又有改进,蓝厂的2亿像素方案被实际效果证明,自家又根据用户实际拍摄的焦段,做了15mm 50MP+35mm 50MP+85mm200MP的超广-主摄-长焦的组合,而且这次三摄的尺寸惊人的接近,预计几乎所有焦段都能得到近似一致的优秀画质。

粮厂还是在多焦段组合上发力,14mm 50MP -24mm 50MP -75mm 50MP -100mm200MP的接力几乎拥有目前所有焦段下最强的分辨力和画质,但是巨大的体积无疑会给堆叠和整机设计创造巨大麻烦。

黑厂方案暂时先不说,留个悬念[doge]

但是这些影像系统都在向着我两年前的那个构思前进:多焦段一致性,让用户拥有自由选择焦段拍摄而无需担心画质过度劣化的权力,也就是一个更加自由,灵活,随心所欲的影像系统。

0 阅读:14
薛定谔的喵咕咕咕

薛定谔的喵咕咕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