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左宗棠被调任为陕甘总督,主要负责平定陕甘地区的起义。此时的他已经54

史珍香聊史 2024-12-20 15:09:59

1866年,左宗棠被调任为陕甘总督,主要负责平定陕甘地区的起义。此时的他已经54岁,多年的奔波劳累使他身患多种疾病。原本打算在平定战乱后告老还乡的他,却意外地迎来了新的挑战——新疆危机。

新疆物产丰富,英、俄两国对此垂涎已久。当时,一个叫阿古柏的异族人趁机侵占新疆,而英、俄两国则暗中支持阿古柏,企图控制新疆。英国女王甚至赠送给阿古柏六万支枪,以助其势力。

左宗棠在平定陕甘后,本欲上书请求出征新疆,然而朝中却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新疆无需收复,即使收回来也是一片荒凉之地,无甚用处。不如将百万军费用来攻打台湾。一时间,“边疆无用”论、“得不偿失”论甚嚣尘上。然而,左宗棠却怒斥道:“16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岂能轻易送人?” 他连夜写下五千字的奏折,强调海防与塞防并重,新疆若失,不仅无益于海防,还会挫伤国威,造成祸乱。慈禧太后在询问左宗棠收复新疆需要多久后,得到了“五年”的答复。左宗棠的胆识、魄力与信心,让慈禧太后决定支持他出兵。

然而,新疆一战远比陕甘之战艰难千百倍。军费就是一大难题。左宗棠想到了举借国债以充军费的策略,并开始整顿军队、集训士兵、改善装备以提高作战能力。1876年夏,64岁的左宗棠正式西征,誓要收复新疆。

他制定了“缓进急战”的方针,部队在沙漠和天山中长途跋涉,需要休整,因此前进要“缓”。而一旦发动战斗,则要迅速以优势兵力结束战斗,避免屯兵坚城。在正确的作战策略下,左宗棠带兵势如破竹,很快击退了阿古柏的军队。阿古柏见大势已去,最终饮药自毙。

收复新疆的最后一步是收复被沙俄侵占的伊犁。1879年5月,新疆正值高温酷暑。67岁的左宗棠忍着病痛,亲自率军向沙俄进攻。同时,清政府与沙俄展开外交谈判。经过积极的备战和适时的外交努力,1882年,被沙俄侵占11年之久的伊犁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值得一提的是,在收复伊犁的路上,左宗棠还带着自己的棺材。他将生死置之度外,士兵们也因此无贪生之念。正是凭借着这种伟大的爱国民族气节和正确有效的作战方针,天山南北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重新归入了中国的版图。

左宗棠在家信中写道:“我以衰老之躯,不能生出玉门。但若未能将关内肃清、筹划出关大略便抽身退休,我心何以自安?”他在有生之年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成功收复伊犁。三年后,即1885年,左宗棠病逝于福州,享年73岁。曾国藩曾评价道:“国家幸有左宗棠!”左宗棠无疑是一位值得敬仰的民族英雄。

0 阅读:5
史珍香聊史

史珍香聊史

一个纯粹的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