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悬疑:苏轼究竟是状元还是榜眼?

寒梦爱历史 2024-05-24 10:33:54

提起苏轼,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作为豪放派词的代表人物,其《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作品广为人知。

苏轼的才情举世公认,有人不免好奇,如此有才的他是否中过状元呢?如今网上一些文章未经考据,便轻率地认为苏轼虽有才,却因一次“乌龙事件”与状元失之交臂,只得了科举第二名——榜眼。在百度搜索“苏轼榜眼”,会发现很多这样的说法。那么,苏轼究竟有没有中过状元或榜眼呢?他错失状元又是怎么回事?为何有人会误认他为榜眼?笔者在此详细分析:

北宋嘉祐二年(1057 年),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同赴京参加科举。此次科举可谓人才济济,不仅有“三苏”,还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王安石变法的重要人物吕惠卿、理学思想家程颢,而主考官则是写下《醉翁亭记》的欧阳修。

《宋史》中的《苏轼传》记载了苏轼此次科考的经过:按照规定,考生需先参加礼部会试,苏轼果然不负众望,其文章脱颖而出,得到了欧阳修及其他考官的一致赞赏,被认为理应名列第一。然而,巧合的是,主考官欧阳修是另一位知名考生曾巩的老师,他看到苏轼的答卷,误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所写——毕竟能写出如此佳作的,非自己的学生莫属!于是,为了避嫌,欧阳老师将这份他认为是曾巩所作的卷子判为第二。就这样,苏轼从第一变成了第二。

这便是误会的由来。许多人没有仔细分辨,看到史书有记载:原本苏轼是第一,却被主考官欧阳修搞出一场乌龙,变成了第二——那不就是错失了状元,成了榜眼吗!

这些人没有意识到的是:《苏轼传》中所记载的是苏轼参加礼部会试时的事情,会试第一并非状元,第二也非榜眼。通过会试的考生还需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才能被称为状元和榜眼。当时苏轼仅获得了礼部会试的第二名,怎能称之为榜眼呢?

真正的史实是:高中会试第二名的苏轼参加殿试,由皇帝出题,亲自判定名次。殿试结果如何呢?状元是章衡,榜眼是窦卞,探花是罗恺。史书记载苏轼“殿试中乙科”,当时进士分两档:甲科和乙科。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别说中状元或榜眼了,殿试成绩仅次子等。当然,笔者纠偏网文绝非贬低苏轼文采。古代科举殿试比较特殊,主要看皇帝喜好,如慈禧太后曾因名字吉祥点中状元。苏轼之才绝对堪当状元或榜眼,未中三甲丝毫无损其文采。总之,史实如此,苏轼的才华无需“虚假”头衔证明。

0 阅读:0

寒梦爱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