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2023 年,“海空卫士”王伟的遗孀阮国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如果王伟尚在人世,他今年已经 55 岁了!”
“如果王伟还活着,他今年应该55岁了吧。” 阮国琴眼中噙着泪水,轻轻抚摸着丈夫的照片,低声喃喃。
时间已过去22年,丈夫的声音仿佛仍在耳边回荡:“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请你们继续前进!”从此,这位英雄长眠于深蓝,家人、战友,以及无数的中国人,永远铭记着他的壮烈和英魂。
1968年,王伟出生在浙江湖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他便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198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航空军校,开始追逐飞行梦想。在航校期间,他刻苦训练、成绩优异,是同届学员中第一个放单飞的人。
1991年,毕业后的王伟主动申请加入海军航空兵,提出到天涯海角、守卫祖国南大门的请求。他的回答掷地有声:“祖国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他飞行的技术日益精湛。15年飞行生涯中,他熟练掌握了3种新型战机的驾驶技术,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单飞、第一个飞满1000小时、第一批“全天候”飞行员。他的战斗起飞次数最多,执行任务的经历最多,被称为战友中当之无愧的王牌飞行员。
他的家庭也因他的决心和无畏而做出牺牲。结婚后,王伟说服妻子阮国琴辞去稳定的工作,随军到海南岛与他团聚。阮国琴的眼中,他是挚爱的丈夫,更是一个为梦想而生的飞行员。王伟对飞行的热爱,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2001年4月1日,南海上空风云突变。美军EP-3侦察机无视国际规则,非法进入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执行危险的侦查任务。王伟驾驶歼-8Ⅱ战机,与战友赵宇一同升空,奉命进行驱离。在长达数十分钟的对峙中,美军侦察机无视我方警告,还多次做出挑衅动作。
突然,美侦察机大幅转向,撞上了王伟驾驶的战斗机。王伟的战机尾翼被螺旋桨击碎,飞机瞬间失控。电台中传来他镇定的声音:“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请你们继续前进!”说完,他毅然跳伞坠入南海。
从此,王伟的身影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14天的搜救中,中国海军和数十万军民昼夜不停,但始终未能找到英雄的踪迹。33岁的王伟,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保家卫国的英勇瞬间。
王伟牺牲后,中央军委授予他“海空卫士”荣誉称号,并追授一级英模奖章。他的名字,成为无数中国军人心中忠诚与使命的象征。
对阮国琴来说,王伟的离去是不可弥补的痛。但作为烈士的遗孀,她选择用行动守护丈夫的精神。2001年7月,她通过了军队特招考试,正式成为海军一员,被安排从事财务工作。
在军队中,她刻苦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不仅完成了本科学业,还攻读了研究生课程,最终晋升为海军上校。阮国琴以自己的方式,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她常常说:“我要和王伟并肩,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王伟的儿子王子从小便立志成为一名军人。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成为了一名海军军官。
在工作两年后,他又考入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并于2023年顺利毕业,重新回到海军部队。王子希望自己能像父亲一样,守护祖国的海空,用行动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王伟的精神在家族中延续,他的外甥蒋宇凡也在2022年成为空军飞行学员。一家人用自己的努力,诠释了对祖国的忠诚和对王伟的怀念。
王伟的牺牲,不仅是一场悲壮的个人英雄故事,更是一次震动中外的历史事件。
这次撞机事件让中国更加认识到军事力量的重要性。
21世纪初,正值中国国防力量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王伟事件的发生,促使国家加大对航空航天技术的投入,提高战斗机逃生装置的研发水平,加快海空军现代化的步伐。
更重要的是,王伟精神成为激励全社会爱国主义情感的强大力量。他的事迹被写入教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他生前绘制的航母梦想画作,在他牺牲后得以实现。如今,中国正式迈入双航母时代,一架架新型战机叱咤蓝天,守护着祖国的壮美河山。
阮国琴多年来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她在王伟希望小学设立奖学金,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每年的4月1日,她都会前往丈夫的雕像前献花,为学子们颁发奖状,传递王伟的精神。
22年来,阮国琴始终没有改嫁。她说,王伟的离去,并未带走她对他的爱。在她心里,王伟从未离开,只是暂时“飞往”了更远的地方。每当站在大海边,她都仿佛看见丈夫驾驶着战机,从天边飞来。
或许,正是这份信念,支撑她完成了从普通家庭主妇到军官的蜕变。从儿子王子到外甥蒋宇凡,她用行动将王伟的精神传递到下一代。她说:“王伟永远是我们家的骄傲,也是国家的英雄。”
王伟离去的22年间,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阮国琴相信,丈夫若是还在世,一定会为国家今日的成就感到欣慰。
“如果他还活着,今年已经55岁了。他一定会继续为祖国蓝天奋战。”阮国琴说完,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那片曾让丈夫牺牲的海域,依旧深蓝广阔,却无比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