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74岁的左宗棠溘然长逝,噩耗传来,慈禧太后如遭雷击,良久才缓过神来,

自由的吹海风 2024-12-30 04:10:13

1885年,74岁的左宗棠溘然长逝,噩耗传来,慈禧太后如遭雷击,良久才缓过神来,旋即诏谕各省:追赠左宗棠为太傅,赐谥“文襄”,赏治丧银三千两。 【消息源自:《晚清英雄左宗棠辞世:朝廷与民间的哀荣与争议》2024 年 3 月 5 日 民国时报】 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清朝晚期,国家如同风雨飘摇中的小舟。1885 年,74 岁的左宗棠与世长辞,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慈禧太后的心头。慈禧太后得知后,震惊不已,她迅速下诏追赠左宗棠为太傅,恩谥“文襄”,还赏治丧银三千两,足见朝廷对其功绩的高度认可。 消息传至民间,那更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左宗棠生前任职过的陕西、河南、福建等地,民众们自发前往祠堂悼念。而在他的家乡湖南,情景更是令人动容。几乎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白幡,整个省份仿佛被一层厚厚的哀伤所笼罩。 左宗棠的葬礼规格却远不及其他王公大臣,这种反差令人唏嘘不已。可就在他去世当天,福州晴朗的天空突然变为倾盆大雨,仿佛连老天都在为这位民族英雄的离去而哀嚎。 左宗棠这一路走来,着实不易。他出身寒微,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一步步攀升至朝廷重臣。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时,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创立湘军水师,为国防力量增添了重要砝码;推动福建船政局发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收复新疆,更是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他的功绩有目共睹,然而去世后,却也并非一片太平。国际上,列强暗自欢喜,德国更是表现出异常的高兴,认为清政府在面对外国势力时会更加软弱。国内,他的去世引发了广泛的悲痛和怀念,但也伴随着政敌的攻击。主和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借机对他历史功过进行指责。 左宗棠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当年,他率军西征,那场面可真是壮观。士兵们穿着厚重的铠甲,骑着高头大马,一路风餐露宿。左宗棠身先士卒,目光坚定,指挥若定。他带领着部队,穿越茫茫沙漠,翻越崇山峻岭,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 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每到一个地方,都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百姓们送来新鲜的瓜果和充足的粮草,还自发组织起来为他们修路铺桥。 在战场上,左宗棠总是身先士卒,他的身影如同战场上的一面旗帜。他精心策划每一次战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他毫不畏惧,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意志,一次次击败敌人。 收复新疆的那场战役,更是惊心动魄。敌人的炮火猛烈,左宗棠毫不退缩,他下令部队发起猛烈反击。战场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左宗棠的眼神中充满了坚毅和决心。 他深知新疆的重要性,那是祖国的西北大门,绝不能落入敌人之手。他带领着将士们日夜奋战,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终于,经过艰苦的战斗,成功收复了新疆的大片领土。那一刻,左宗棠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将士们欢呼雀跃,百姓们夹道欢迎。 尽管左宗棠的去世引发了诸多争议,但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却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他的付出和努力,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 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为国家的安定、民族的尊严,不惜一切代价。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英雄的风采。 如今,我们回顾那段历史,左宗棠的形象愈发清晰。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让我们铭记他的功绩,传承他的精神,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左宗棠的精神,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熄灭。它让我们明白,在国家危难之际,要有挺身而出的勇气和担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 我们要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将祖国的利益放在首位。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想着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传承他的坚韧不拔,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左宗棠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在他的精神指引下,我们相信,中华民族定能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他的故事,将永远被传颂;他的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

0 阅读:34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