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解放前夕,阎锡山乘飞机逃离,因带的黄金太多,飞机严重超载,同机的陈立夫说:“少带几箱黄金,人命比金条值钱。” 阎锡山听了之后,断然拒绝。 1949年12月,寒风裹挟着成都的残破气息,阎锡山站在机场跑道旁焦急地指挥着随从将一个个沉重的木箱搬上飞机。 这些木箱装满了金条,是他多年积累的财富,也是他准备带往台湾的所有“保障”。不远处的陈立夫站在一旁,皱着眉头注视这一切。 飞机的舱门敞开着,木箱堆积如山,随行的士兵和工作人员手忙脚乱地将这些黄金塞进机舱。 突然一名地勤人员跑过来,满头大汗地对阎锡山说:“阎总裁,飞机严重超载,再装下去根本飞不起来!”阎锡山眉头一皱,手里捏着他那根随身的木杖,冷冷地说:“再想办法,不可能不带!” 陈立夫终于忍不住开口了,他走到阎锡山身边,声音低沉却急切:“总裁,这么多黄金,飞机怎么可能起飞?人命比金条更重要啊,少带几箱吧,咱们好歹保住性命!” 阎锡山斜睨了他一眼,眼神里透着一股坚定:“陈先生,黄金才是我们未来的命根子。没有它,我们在台湾如何立足?你不懂这个道理吗?” 陈立夫一时间被噎住,脸色阴沉下来,他了解阎锡山的性格,既然他已经下了决心,就很难劝得动。 然而飞机上的地勤人员开始越发焦急,不断报告:“重量太重了,再这么下去,连跑道都滑不动,更别提起飞了!”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机场的喧嚣中夹杂着隐隐的枪声,解放军的攻势已经逼近,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 阎锡山最终挥了挥手,对手下人说:“那就让随行人员减半,其他人留下!” 一旁的陈立夫听到这句话,心里腾地升起一股怒火。他难以置信地看着阎锡山,声音略带颤抖:“你为了几箱金条,就要丢下这些人?这些人可都是跟随你多年的兄弟,他们也有家人,也有命!” 阎锡山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语气里没有一丝波动:“这就是战争,命是靠自己争的。” 随行人员中有人听到了这番话,脸上瞬间失去了血色。几名士兵站在一旁,紧紧攥着拳头,却不敢出声反驳。 最终有一部分人被命令下了飞机,只能眼睁睁看着木箱被固定在机舱中。 时间到了,飞机发动机轰鸣起来,沉重的机身缓慢滑行在跑道上。陈立夫坐在机舱里,透过舷窗看着外面那些被抛弃的人,他们的眼神中既有愤怒,也有绝望。 他回过头看了一眼堆满黄金的机舱角落,心中五味杂陈。 飞机终于勉强起飞了,沉重的机身在空中微微晃动,让每一个人都紧张得屏住呼吸。 陈立夫紧握着椅背,低声对阎锡山说:“如果因为这点黄金,飞机出了事,到时候这些金条也救不了你。”阎锡山闭着眼睛,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话。 飞行途中,飞机的引擎几次发出异常的声响,显然是因为过重的负荷。 陈立夫心里捏了一把汗,他知道这趟飞行危险重重,但又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他盯着阎锡山,脑海中回荡着那些被丢下的人的眼神。 飞机最终在台湾降落了,阎锡山第一个走下飞机,随即命令手下将黄金从机舱里卸下。陈立夫站在一旁,沉默地看着这一切。 他知道阎锡山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不会更改,而自己再怎么反对,也不过是徒劳。 那些金条被一箱箱地搬进仓库,阎锡山站在一旁露出一丝满意的神情。 他转过身对陈立夫说:“这些黄金是我们的根基,没有它,我们什么都不是。”陈立夫没有回应,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 那一天,阎锡山保住了他的黄金,却失去了更多人的信任。那些被抛弃的人,有些死在了成都的混乱中,有些则在被俘后成了历史的尘埃。 而那架载满黄金的飞机,成了阎锡山逃亡岁月中的一个冰冷符号,见证了他的人性和选择。 几十年后,谈起这件事时,陈立夫曾对身边人摇头感叹:“阎锡山是个聪明人,但有时候,聪明和冷酷只有一步之遥。”
成都解放前夕,阎锡山乘飞机逃离,因带的黄金太多,飞机严重超载,同机的陈立夫说:“
任向前养护说
2025-01-14 10:22:23
0
阅读: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