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看起来油腻,但美国的肥胖率却远高于中国,这是因为两国的饮食习惯大相径庭。走在美国街头,常常能见到体型肥胖的人,而在中国这种景象并不多见。这主要归因于两国食物的烹饪方式和日常饮食选择。
中国人做饭时,虽然使用油不少,但更注重蒸、煮、炖等方式。这样的烹饪方法让食物吸收的油不多。而即使是炒菜,中国人也喜欢搭配大量蔬菜,油腻感因此大大降低。油在中国菜中主要是调味,而非无节制的摄入。
反观美国,快餐深受欢迎,比如汉堡、炸鸡等都在油里泡着。这些食物往往热量高,脂肪多。他们吃饭时偏爱高热量和高糖分的食物,很难不胖。此外,美国人运动较少,出门多数开车,摄入的能量无法消耗,自然堆积成脂肪。
饮品方面,美国人偏好汽水,比如便宜的可乐,其中的糖分极高。很多肥胖的美国人都离不开这样的饮料。美国人喝咖啡的习惯也值得一提。与中国人喜欢无糖的茶不同,美国人爱在咖啡中加入大量糖和奶油,热量相当于一个汉堡。而他们的咖啡摄入频率也相当高,甚至代替了水。
然而,中国年轻人的体重也在上升趋势中。很多年轻人偏好饮料,远离开水,也爱吃油炸食物,这都使得他们的体重增长。虽然如此,与美国相比,中国的肥胖率依旧较低。
美国的肥胖率背后是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很难一朝改变。根据新华社的新媒体报道,大多数美国成年人对自己的体重不满意,并希望减肥。不过,饮食结构调整和运动习惯改变,或许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人可以从这些观察中引以为戒,以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