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Z时代的侠义宇宙
刀光剑影,铁马冰河,难以换得荡气回肠。说实话,影视化金庸的作品蛮难的,单凭一部电影的体量很难承载。徐老怪这次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摒弃了传统武侠片的江湖恩怨,转而用蒙太奇将三条交织的时空线困绑在一起。蒙古铁骑横扫欧亚,郭靖从草原勇士进化成中原侠客,这些都引向了金庸原著中“侠之大者”的当代转译。掠过撒马尔罕城头堆积如山的尸骸,血色残阳在黑烟中更加瘆人,战争和道义仿佛化作了双重炼狱场。正如金庸笔下“侠”的升华,由切磋武艺转向文明冲突。
蛇来运转春节档 春节档影评大赛
郭靖有比较清晰的蜕变轨迹,但而另一方面,他又是拧巴的,蒙古大帐中与大汗对峙时,他的眼神中既感激养育之恩,又闪烁着对屠城暴行的愤怒,这种撕裂感恰好是“侠者”的宿命注脚。同样,李萍自戕也用强劲的女性刻画,结结实实地用生命书写下了“家国”二字,令人为之动容。
怎么拍“侠”才能别出心裁,徐克有自己的秘籍。刻意轻微弱化武功招式,转而精进战场调度,多方位展现《武穆遗书》的兵法精髓。金军“铁浮屠”重甲复原了宋代《搜山图》的狰狞意象,蒙古骑兵的“曼古歹战术”在长镜头中化作死亡漩涡。而撒马尔罕攻城战的投石机阵列,竟与达芬奇手稿中的战争机械形成跨时空对话。徐克将港式武侠片的基因植入历史肌理,欧阳锋的蛤蟆功以蒸汽朋克式的机械装置呈现,黄蓉的“打狗棒法”化作竹林间的光影游戏,这种后现代拼贴既是对邵氏武侠的致敬,也是对类型片框架的突破。
如今不少人陷入价值虚无的困境,郭靖的“笨拙坚守”反而成了最锋利的时代利刃。《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不只是尽力复刻原著,而是让武侠精神在当代语境中重新凝血成魂。所谓“侠之大者”,从不是武功盖世的个人传奇,更多的是每个普通人在时代巨浪前选择站定的身影。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