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回复:为什么袁术身边很少有人给他谋划献策呢?(掏空袁术底蕴的人是谁?) 终

高旭评历史 2025-02-05 04:06:07

留言回复:为什么袁术身边很少有人给他谋划献策呢?(掏空袁术底蕴的人是谁?) 终不能战,袁术统帅能力上限太低,政治眼光太浅,自己那点儿人马能不能搞好统战工作、有几分战力都不好说。更别说再跟吕布结盟,一个心眼多、没远见和统治力,一个有勇无谋、见利忘义,不内讧就不错了,别说跟曹操,就跟他家兄弟袁绍都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若三国志这样记载:术以女配策,表策为长沙太守,以统军攻刘表,为孙坚复仇。若承汉祚,许策为长沙桓王。那孙策还会自己跳槽去单干不? 年轻时一帆风顺,牛逼轰轰,待到遇到挫折便一蹶不振,对前途失去信心,乃至精神崩溃,袁术,隋炀帝,唐玄宗,张国焘是也。 评论区里的留言质量都挺高的。 难得大家对袁术那么感兴趣,咱们就多展开聊聊 袁绍袁术兄弟反目之谜(袁术出逃洛阳后,是如何在淮南立足的?) 197年三国群雄中谁的地盘最大?(袁术和吕布联手能有多强!) 袁术为什么敢于称帝?他迅速败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袁术的传记中,曾提到袁术身边没有谋士来给他出谋划策。 作为顶级士族,即使大部分人才都汇聚到了袁绍那,起码扬州总能有些人才来辅佐袁术吧。 为什么袁术的记载中很少出现谋士献策的记载呢? 这要从刘表、孙坚、袁术三人的荆州博弈讲起。 刘表上表推荐袁术任南阳太守,而南阳的本土官员和军队在“震栗”之余已经在向四世三公的后将军袁术靠拢(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 刘表想联合袁术一起对付孙坚。 按照正常逻辑,袁术应该助刘,毕竟他本身就是四世三公的顶级袁家,和南阳士族是利益共同体,现在南阳的这些豪族被孙坚吓怕了,已经主动投诚于你,刘表也把正式编制送到你手上,抓紧机会,拿下孙坚,然后再和刘表决斗。 结果袁术做了一个令人哗然的抉择,他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 孙坚已经杀了两个士族大佬,人家董卓可是连袁绍都放走了,孙坚才是关东士族的公敌啊,你怎么能和他联手呢? 从此几乎所有的士族大佬开始对袁术充满敌意与提防。所有的士族几乎从这一刻开始全部倒向了袁绍,袁绍自此独享了四世三公的祖宗积淀。 袁术掌控淮南,本可以重新与当地士族结好,可惜又出了一个小霸王孙策,将扬州的士族底蕴都掏空了。 到197年初,袁术之疆域,北抵豫州陈、沛;东临徐州下邳、广陵;南至扬州会稽东冶;西接荆州的江夏,横跨扬、豫、徐3州11郡,成为了当时地盘最大的势力。 但仔细看下地方实力派: 汝南太守:孙香(父亲孙孺是孙坚的从弟,也是孙家后来唯一忠诚于袁术的人) 沛相:舒仲 陈相:袁嗣(曹操军临武平时,袁嗣投降) 广陵太守:吴景 庐江太守:刘勋 丹阳太守:袁胤 九江太守:孙贲 会稽太守:孙策 吴郡太守:朱治 一大半都是孙家的。 而吴国的几个核心重臣比如周瑜、张纮、张昭更是早早就归心了孙策。 周瑜、张纮和孙策的关系可以移步这篇: 周瑜的家世可以媲美四世三公的袁绍嘛?(江东版的隆中对是谁提出的?) 再看看孙策是如何对待张昭的 孙策对张昭极为礼遇,曾同他一道登堂拜见张昭的母亲,像同辈的密友一样。孙策的领地上几乎所有重要的事务都由张昭经手,他为孙策打平江东做出了很大贡献(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张昭权柄一时无两,深受北方士大夫的敬重,在他们的书信中多有称赞张昭的言辞。对此,孙策非但没有猜疑,反而潇洒地说:“当年管仲为齐国国相,齐桓公开口仲父、闭口仲父,而他则称霸诸侯为天下所尊崇。如今子布贤明,我能重用,他的功名难道不为我所有吗?”(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於昭,昭欲嘿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策闻之,欢笑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而袁术在干嘛呢? 术虽矜名尚奇,而天性骄肆,尊己陵物。及窃伪号,淫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纨,厌梁肉,自下饥困,莫之简恤。 过着服绮縠,馀粱肉的舒适生活! 既然你不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又贪图享乐,于是资实空尽,不能自立,部下也纷纷散去。

0 阅读:0
高旭评历史

高旭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