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冀峰这个名字最近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作为1971年出生、年过五十的"资深从业者",他在影视圈的存在感实在有些微妙——出道几十年仅执导过三部电影,其中一部4.3分票房仅几千万,另两部早在十年前备案却至今下落不明,连故事简介都简略到令人失笑。这种要作品没作品、要成绩没成绩的从业履历,按常理早该被行业淘汰。 然而现实恰恰相反,这位被业内人士戏称"三无导演"的人物,头上却顶着CCTV广告A8论坛秘书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广告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闪亮头衔。更讽刺的是,有知情人士爆料其长期打着导演旗号实施不法行径,所谓"选角"实为满足个人私欲的遮羞布。这种公然"挂羊头卖狗肉"的操作,恐怕早将艺术创作初衷抛诸脑后。 最令人费解的是行业机制漏洞——面对如此明显的德不配位现象,那些需要严格审核的行业要职和荣誉称号究竟是如何获得的?是资本运作下的空头交易,还是监管体系存在盲区?当影视行业正在整顿不良风气之际,这类典型案例值得深究:究竟是谁在给行业蛀虫颁发通行证?或许该从清理这些名不副实的头衔开始正本清源。
郑冀峰这个名字最近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作为1971年出生、年过五十的"资深从
思山看娱乐
2025-02-24 17:25:20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