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热衷于打赏骑手?有人故意在下雨天点三公里外的奶茶,打赏五元后配文教育网友"要懂得体谅别人";有人特意等到凌晨三点叫跑腿买烟,打赏五元截图发朋友圈"深夜的温暖最动人"。当人们把打赏截图配上"生活不易"的文案在朋友圈“收割”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在进行道德科普。 当打赏变成文学教育套餐后,善意就成了居高临下的施舍。有人专挑恶劣天气点单,享受支配别人冒雨送货时的快感;有人故意在深夜下单,迫切想从服务者困倦的眼神中获得优越感,这难道不是旧时的"赏饭"思维逻辑吗? 真正的善意不需要镁光灯。就像杭州面馆老板十年如一日为环卫工留热水,就像武汉医生默默垫付医药费后悄然离去。反倒是那些敲锣打鼓的善举,往往掺杂着太多的杂质。当我们看见劳动者时,与其用居高临下的"辛苦了"展示自己的优越感,不如平等地说声"注意安全"。 这个时代不缺少善意,缺的是卸下表演面具的真诚,这或许比任何打赏都更接近善良的本质。真正能温暖人间的,恰是寂静生长在心底的微光……
为什么有的人热衷于打赏骑手?有人故意在下雨天点三公里外的奶茶,打赏五元后配文教育
雨皓谈音乐
2025-02-26 09:59:34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