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DeepSeek学会说人话 :AI的“人感”革命与边界之问】 AI会取代人在人际交往当中的角色吗 日前,一段普通用户与最新AI工具DeepSeek的对话截图在中文互联网广泛传播。
一位网友提问:“我该选择普通一本还是985院校的冷门专业?”DeepSeek没有直接对比高校的学术资源或就业前景,而是以过来人的口吻写道:“人生是长跑,平台重要,但热爱和坚持才是燃料。如果冷门专业是你的‘光’,不妨试试追逐它,毕竟‘名校光环’终会褪色,但内心的火不会。”
这段回答被网友评价为“充满人情世故的智慧”,甚至有网友感慨:“比我导师会安慰人!”
DeepSeek,这款开源的中文大模型,因其高度拟人化的表达风格迅速出圈。它不仅能解答学术问题,还能在对话中展露“价值判断”“情感倾向”甚至“小心思”——比如当被问及“如何评价竞争对手”时,它会先“犹豫”:“这个问题有点敏感,但我尽量客观……”随后列出利弊,最后补上一句:“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
记者就“DeepSeek越来越具有人感的表达是否会模糊人机与人际沟通界限”这一问题专访了三位学者,从技术逻辑到社会影响、从个体体验到文明反思,这场关于技术、伦理与人类未来的讨论涉及的不仅是AI的进化,更是人类对自身存在价值的重新审视。(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