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明英宗杀于谦是昏庸残暴,深挖才知藏着惊人隐情! 从前读明史,都觉得明

体元说球 2025-03-06 04:16:53

一直以为明英宗杀于谦是昏庸残暴,深挖才知藏着惊人隐情! 从前读明史,都觉得明英宗朱祁镇忘恩负义,刚复辟就杀了力挽狂澜的大功臣于谦。可细细一琢磨,背后的水太深了! 土木堡之变,英宗被瓦剌生擒,大明瞬间群龙无首,乱成一锅粥。于谦当机立断,力挺景泰帝朱祁钰上位,还组织北京保卫战,把瓦剌打得屁滚尿流,成功保住大明江山。可谁能想到,后来英宗复辟成功,转头就把于谦送上了断头台。 这其中最可疑的,就是“土木堡之变”可能是一场内部兵变。当时,英宗执意北伐,却带着毫无实战经验的宦官王振瞎指挥,大军一路混乱,最后在土木堡被瓦剌轻松包了饺子。事后复盘,疑点太多:行军路线混乱,后勤补给也出了大问题,简直就像故意给瓦剌送人头。会不会是朝中有人想借此机会,把英宗搞下台,扶持新君?毕竟英宗在位时,有些政策损害了部分权贵的利益。 再看于谦被杀这事儿。徐有贞那句“不杀于谦,复辟无名”,背后大有深意。如果承认于谦拥立景泰帝是救国之举,那英宗复辟就成了篡位。再加上土木堡之变背后可能的兵变阴谋,于谦作为景泰帝的坚定支持者,知道太多机密,英宗为了坐稳皇位,也为了掩盖某些真相,只能杀他灭口 。 于谦清廉一生,抄家时家徒四壁,可这么一位大功臣蒙冤,满朝文武竟集体沉默,没一个敢站出来说句公道话。这背后,很可能是各方势力权衡利弊后的结果。参与土木堡之变背后阴谋的势力,害怕为于谦求情会引火烧身,牵连出当年的丑事;而支持英宗复辟的势力,为了新政权稳定,也默认了这场冤杀。 英宗后来迅速收拾了帮他复辟的石亨、徐有贞,晚年还废除了殉葬制,看起来不像是个糊涂透顶的昏君。但对于给于谦平反,他却始终不肯松口,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在刻意掩盖土木堡之变和于谦之死背后那些见不得人的秘密。 于谦之死,绝不是简单的忠奸对立,背后是封建皇权、政治阴谋和各方利益的激烈碰撞。于谦一心救国,最后却沦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实在是令人痛心。

0 阅读:101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8

用户10xxx98

10
2025-03-07 14:32

在于谦事件上,哪怕千年万载亿亿年过去,明英宗也是个小丑侩子手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于谦与景泰帝于国有力挽狂澜之功,景泰后来有错,于谦是无过的。石灰吟的作者,文如其人,国之脊梁,于谦张煌言及岳武穆,并称西湖三杰,三人均被杀害,但节气千秋受人敬仰。

TomTim

TomTim

8
2025-03-07 09:59

英宗,看这个英字就知道他绝对是英明神武的睿智皇帝,他诛杀于谦绝对有重要意义,我等凡夫俗子是不可能理解的。

呵呵 回复 03-09 01:14
你看看英宗快死的时候,大明面临什么样的状况….还英明神武喔!未被捉之前他祖宗积累军队败光,复辟后把国家民意败光。假如不是他生了一个好儿子帮他擦屁股,明亡于他手无疑。

ABCDE12345

ABCDE12345

6
2025-03-06 21:41

如果说于谦忠,那为什么朱祁镇夺门之变的时候,景泰帝的第一反应是于谦造反?

shiki 回复 03-07 09:46
于谦要真是想造反,京营,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都在他手里,没人能拦得住他

ABCDE12345 回复 shiki 03-07 12:10
要脸呗,而且他造反也成功不了。他要是造反,史书上一个乱臣贼子的名声首先是跑不掉的。别看他拿着兵权拿着锦衣卫,这些军人听他的命令,那是因为他占着忠君的名义。朱家的名声还没垮掉,民心军心还在朱家。他要是敢造反,你猜那些武勋将军会不会听从这个文官的命令,各地卫所军官、各地藩王会不会服从。那些不服于谦的文官会不会听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称个魏王没几个人反对,但表露称帝意图,手下一群人反对。心腹手下军官遍布军队各层的朱高煦造反,朱瞻基一道命令就剥了他的军权。于谦拿什么去造反?他只要敢喊出这个口号,就等着被手下军队绑了去邀功吧。

猜你喜欢

体元说球

体元说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