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助到翻脸:孙俪和向海清的那些事儿 想当年,孙俪可是凭着好心,给贫困学子向海清

宏远说娱乐 2025-03-07 12:14:19

从资助到翻脸:孙俪和向海清的那些事儿 想当年,孙俪可是凭着好心,给贫困学子向海清指了条明路。但谁能想到,这么一件大好事,最后竟然闹得沸沸扬扬,还搞出了一篇6000多字的控诉文章。到底发生了啥,让这原本挺好的事儿变得这么糟糕? 2002年的时候,孙俪在电视上崭露头角,但她的心却被重庆卫视的一篇报道给牵动了。那篇报道里的向海清,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他的坚持和求知欲打动了孙俪。于是,孙俪就化身“邓阿姨”,每个月给向海清寄去300元,想帮他走好求学这条路。 这300元,对向海清来说,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给了他一个希望,一个能继续学业的希望。高考失败时,是孙俪的鼓励让他重新站了起来,再试一次,最后考进了上海的大学。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复杂。向海清从山里走到了繁华的上海,眼界一开,心也大了。看着身边同学的吃穿用度,他开始有点不平衡了。他觉得孙俪给的那500元生活费,已经不够他用了。于是,他就跟孙俪说,能不能多给点? 但孙俪觉得,资助你就是为了让你专心读书,不是为了满足你的物质欲望。两人因为这事儿,意见不合,吵了起来。最后,孙俪一怒之下,决定不再资助了。 这事儿可让向海清火冒三丈,直接写了一篇6000多字的控诉文章,把孙俪推到了风口浪尖。那文章里,可是把孙俪说得一无是处,让她的形象和人品都受到了质疑。 但真的假不了,假的终究是假的。舆论压力下,孙俪选择了站出来回应。她拿出了多年的资助记录、汇款单、还有往来信件,用事实说话。同时,她也表示对向海清挺失望的。 这事儿过后,我们得思考一个问题:为啥好心资助会闹成这样?是向海清变了心,还是我们对待善举的方式有问题? 说说另一个故事吧。胡歌也资助过一个山里的女孩符桂兰。在胡歌的帮助下,这女孩考上了名校,毕业后还回到了家乡,当了个基层干部。这样的结局,才是我们想要的,才是善举该有的样子。 孙俪和胡歌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想帮人。但结果为啥差这么多呢?这告诉我们,在做好事的时候,也得关注受助者的心态变化,还有社会对善举的期待和压力。这样,我们的帮助才能真正到位,善举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得记住:善举是值得尊重的,忘恩负义可是要挨骂的。希望我们在做好事的同时,也能学会怎么更好地去帮人、去理解人,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善意。

0 阅读:19
宏远说娱乐

宏远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